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BFIC或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点为3~12个月出现的、2~5岁自行消失的、预后良好的无热性癫痫发作,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血生化检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BFIC具有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分别为19q12-13.1、16p12-q12及2q24,但其致病基因尚未克隆。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对中国湖南省BFIC大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精确定位于1p36.12-35.1上D1S2864和D1S2830之间约12.4cM的区域内。目的为了克隆这一新的BFIC致病基因,在该定位区间内筛选5个候选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我们采用功能-候选克隆的方法,结合该区域内各基因的生物学信息,筛选了RPA2、PNRC3、RPL11、PTP4A2、ZNF593共5个候选基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该BFIC家系中,5个侯选基因的突变检测未发现任何致病突变。共发现10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别为:PNRC2基因的IVS3+174C>A、IVS3+339A>G、IVS3+682C>A、IVS3+703A>C、IVS3+861G>A;PTP4A2基因的c.36G>A和IVS5+150G>A;ZNF593基因的c.177T>C和IVS3+133A>C;RPL11基因的IVS1-17C>G;其中PTP4A2基因的c.36G>A和IVS5+150G>A为新的SNP。RPA2基因未发现任何序列变异。结论1.排除了RPA2、PNRC3、RPL11、PTP4A2、ZNF593这5个基因为该BFIC家系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功能候选克隆工作奠定了基础。2.共发现10个单核苷酸多态,其中PTP4A2基因的c.36G>A和IVS5+150G>A为新的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