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候选基因的突变分析(Ⅳ)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BFIC或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点为3~12个月出现的、2~5岁自行消失的、预后良好的无热性癫痫发作,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血生化检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BFIC具有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分别为19q12-13.1、16p12-q12及2q24,但其致病基因尚未克隆。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对中国湖南省BFIC大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将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精确定位于1p36.12-35.1上D1S2864和D1S2830之间约12.4cM的区域内。目的为了克隆这一新的BFIC致病基因,在该定位区间内筛选5个候选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我们采用功能-候选克隆的方法,结合该区域内各基因的生物学信息,筛选了RPA2、PNRC3、RPL11、PTP4A2、ZNF593共5个候选基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该BFIC家系中,5个侯选基因的突变检测未发现任何致病突变。共发现10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别为:PNRC2基因的IVS3+174C>A、IVS3+339A>G、IVS3+682C>A、IVS3+703A>C、IVS3+861G>A;PTP4A2基因的c.36G>A和IVS5+150G>A;ZNF593基因的c.177T>C和IVS3+133A>C;RPL11基因的IVS1-17C>G;其中PTP4A2基因的c.36G>A和IVS5+150G>A为新的SNP。RPA2基因未发现任何序列变异。结论1.排除了RPA2、PNRC3、RPL11、PTP4A2、ZNF593这5个基因为该BFIC家系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功能候选克隆工作奠定了基础。2.共发现10个单核苷酸多态,其中PTP4A2基因的c.36G>A和IVS5+150G>A为新的SNP。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经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LNSS)与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LRN)
近期国内媒体报道中,“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税递延”等字眼集中出现,这源于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一部《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有些媒体甚至将这份《通知》称为“中国版401k计划”。401k计划也称401k条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
目的:研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皮质中NCAM-140kDa(神经细胞粘附分子140kDa)的表达,探讨其在难治性癫痫形成中的意义,并初步探讨颞叶皮质的可塑性与难治性癫痫的关系。方法
目的通过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分析ICH临床特征,为脑出血的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