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蒙药额尔敦-乌日勒的神经相关的部分有效成分;2.通过研究额尔敦-乌日勒及其神经相关有效组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大鼠的脑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以及神经再生活性的机制。方法:1.有效成分分析:将额尔敦-乌日勒磨成粉,用蒸馏水(Ⅰ)、无水乙醇(Ⅱ)、石油醚(Ⅲ)、乙酸乙酯(Ⅳ)、正丁醇(Ⅴ)等5种溶液提取。根据额尔敦-乌日勒药材与神经相关的化学成分文献的报道,收集其化学成分的信息,通过“Chemdraw”软件画出额尔敦-乌日勒中相关化学成分的结构式,并建立分子式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库。利用UPLC-QTof-MS分析额尔顿-乌日勒的神经相关的有效组分。2.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将110只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20 ±20 g)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NT)、模型组(IS)、尼莫地平组(NI)、额尔顿-乌日勒低剂量组(EWD)、额尔顿-乌日勒高剂量组(EWG)、N8(额尔顿-乌日勒的神经相关部分有效组分,由红花、栀子、草果、甘草、肉豆蔻、川棟子、木香、决明子等8味单药组成)低剂量组(N8D)、N8高剂量组(N8G)。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脑缺血90分钟后,再灌注。治疗方法:大鼠清醒24 h后进行治疗。NT组和IS组:按1 ml/100 g·d灌胃蒸馏水;NI组:4 mg/100 g·d剂量灌胃;EWD组:61.7 mg/100 g·d剂量灌胃;EWG组:123.4 mg/100 g·d剂量灌胃;N8D组:61.7 mg/100 g·d剂量灌胃;N8G组:123.4mg/100g·d剂量灌胃;连续给药2周,第15天取材进行实验观察:①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②行TTC染色,观察缺血的情况;③将大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④提取大脑皮层及海马区总RNA,并通过转录组测序进行分析,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功能。⑤通过RT-qPCR和免疫荧光法进一步验证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神经元的标志物NeuN在病变中的表达水平。⑥通过肝组织HE染色,检测血清的AST、ALT的含量,观察肝毒性。结果:1.UPLC-QTOF-MS分析结果:从额尔敦-乌日勒成分中共检测出16种神经相效活性化合物。2.神经功能评分(Bederson):治疗前,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障碍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显著(P<0.01);治疗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Bederson评分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之间无显差异(P>0.05)。3.TTC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脑组织中未见苍白色组织,模型组苍白色组织明显,与其他各给药组比较显著。4.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脑皮质正常,细胞形态、结构、排列、细胞密度均正常,未见明显软化灶、神经细胞轻度减少。模型组:大脑皮质病变区色泽苍白、与周围分界明显,细胞胞浆浓缩红染、胞核固缩为三角形,间质软化明显,细胞密度下降、分布较正常组织稀疏、排列不规则、水肿、疏松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胞浆浓缩红染、胞核固缩、间质软化及稀疏等症状不明显。其中EWG、N8G组,神经神经细胞损伤密度显著下降。各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的异常。检测血清AST、ALT含量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血清AST含量正常。尼莫地平组的ALT含量比其他各组明显高(P<0.05)。5.RNA-seq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额尔顿-乌日勒组大鼠大脑皮层上调186 个基因,如 Igf2、Igfbp、Tgf-b1、Gm、Vim、小胶质细胞标志物 CD68、Aifl、Csflr及补体成分C3、Clqa等。6.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对比额尔敦-乌日勒组大鼠大脑皮层的Igf1、Igf2、Grn、Vim、Igfbp2的mRNA表达显著。其中Igf2的表达量极其显著。7.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组显著增强大鼠大脑缺血区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的Igf2的表达。结论:1.额尔敦-乌日勒的组分红花、栀子、草果、甘草、肉豆蔻、川楝子、木香、决明子等8味单药中共检测到16种保护神经相关的化合物。2.额尔敦-乌日勒及N8具有神经恢复、神经保护以及神经再生作用。3.额尔敦-乌日勒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其有效组分通过上调一组基因的表达,如某些生长因子在病变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促进小胶质细胞M1至M2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