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D.H.劳伦斯的代表作和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恋爱中的女人》有丰富深远的内容和独特新颖的形式。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把其主题解读为对以杰拉尔德为化身的工业文明的批判。这种解读可以说是在社会层面的,即对把小说解读为对非人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暴露和批判。本文尝试深入到哲学的层面上,即把小说解读为对人的基本存在状态的探索。论文的焦点不再是男主人公杰拉尔德,而是女性的目光。 说《恋女》是一部哲学小说,是指它探索了一些本体论的问题。人的存在是意识的还是非意识的,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与世界是对立还是统一的?劳伦斯在《恋女》中表现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切的关注。《恋女》的主题可以说是异化,在《为查太莱夫人辩护》中劳伦斯用离与合的关系讨论了这个主题,劳伦斯认为人类应回到其存在的初始状态;另一方面,《恋女》中频繁出现对女性目光意味深长的描写,劳伦斯不止一次在文中表明了他对视觉的否定态度。本文试图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探索注视中的女人的存在状态。 论文的前两部分是劳伦斯的生平介绍和对《恋女》的回顾,劳伦斯的生平介绍不是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试图从中得出两个结论,作为论文观点的基础。第一个结论是劳伦斯对女性的经历和他对女性的否定态度。第二个结论是劳伦斯坎坷的社会生活经历和他的自然的自我与社会的自我相对立的观点。对《恋女》的回顾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的,就形式来说,《恋女》可称为戏剧诗,就内容来说,《恋女》是一部哲学小说。其独特的形式使作者有了对目光进行描写和评论的空间,其哲学的内容构成了理解对目光的寓意深长的描写的语境。 第三部分是第四部分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从劳伦斯的随笔和小说中得出了两组相对的结论,作为论文主体部分论述的理论基础。视觉是一种罪而失明是一种德;女性总是在注视而男性是失明的。馨糕位论文5 THES!S 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这部分分析了视觉造成的异化。第一,视觉是意识的和心智的,它使人同非意识的和非理性的宇宙分离。劳伦斯认为视觉产生自我的边缘,注视把对象从自我推开,于是产生了自我意识。注视是用来区分和了解事物的,因此它是心智的,同劳伦斯批判的“逻格斯”相联系。当男友在完美的无意识的睡眠中时,迷恋视觉的古娟经常被“闪闪发光”的意识保持在不正常的醒的状态。古娟向往电影,而这种视觉艺术被劳伦斯认为是神经的和心智的,亨利·伯格森用电影比喻形而上学。赫米奥恩是一个被知识异化的女性,她缺乏“健全的自我”和“在”(being),这个词同海德格尔的“dascin” (此在)有相通之处。就像古娟向往电影一样,赫米奥恩迷恋镜子,她必须把她的本能放入镜子里,在头脑中实现本能,使其理智化。第二,注视导致男女之间的异化。伯金力图和厄秀拉建立一种“星星般的平衡”相聚关系,而赫米奥恩和古娟因其偷窥和施虐而同男性离异。古娟的注视是一种偷窥:她总是同注视对象保持距离,使注视对象成为自身的代表,而非自己本身;注视是单向的,被注视者没有回视;当注视对象从她视线中消失时,她失去了主体地位.偷窥和施虐是相联系的,赫米奥恩像偷窥者那样从背后看伯金,当她击打伯金的头时,她感到了“电击”般的施虐的快感。第三,女性的注视使她们与世界离异。古娟的对动物的拟人化是对与人类眼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动物的世界的侵犯;古娟的注视把每人“钉死”,而劳伦斯和海德格尔一样认为每个人的自我是独特的、变化的、不能定义的;古娟的注视也使她与自然隔离,她看到自然但不能融入其中,她的看见就是“不在”(not being)。 第五部分是劳伦斯相应的对语言和触觉的态度。语言和视觉一样是心智的,都是用来区分和归类事物的。像亨利·伯格森一样,劳伦斯认为深层自我是易变的、流动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视觉标示出了注视者与对象之间的间隔,而触觉带来的是不能言说的黑暗中的一体。劳伦斯在《恋女》中说:“她不得不触摸他,说或看都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