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银杏酸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通过膜分离纯化技术对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酸粗提液进行纯化,利用体内及体外实验研究银杏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其抑菌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银杏酸的分离纯化:采用乙醇提取法对银杏酸进行提取,然后用膜分离纯化技术对其进行纯化,通过正交试验(主要考察因素为时间、膜分子量、压力)得出最佳的膜分离纯化条件,利用最优条件对银杏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银杏酸的纯度从33.9%上升至77.82%。2、银杏酸的体外抗菌作用: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银杏酸的抗菌作用。利用滤纸片法测定银杏酸对两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二倍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37.5 μg/mL和550.0 μg/mL,在细菌生长的延至期及对数期加入银杏酸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通过一系列显微观察(普通光学电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研究表明银杏酸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达到抑菌效果。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细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菌蛋白量减少,可能是银杏酸破坏了细菌的细胞膜后使细胞内容物和蛋白质外泄。银杏酸的体内抗菌作用:通过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分别于昆明种小鼠和金黄地鼠体内,建立动物皮肤感染模型。实验动物分4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银杏酸低剂量、银杏酸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百多邦、维胺脂维E乳膏),连续涂抹7天,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小鼠皮损处涂抹银杏酸溶液后皮损面积均明显缩小,皮肤评分给药组优于模型对照组,皮损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说明银杏酸能较好的治疗皮肤细菌感染的痤疮,并使皮肤溃烂红肿得到修复。3、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皮肤组织细胞感染细菌后细胞核排列杂乱、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银杏酸给药组细胞核排列趋向规整,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毛细血管趋于正常。说明银杏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所致的皮肤感染有很好的治疗作用。4、对银杏酸抑菌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研究,检测银杏酸对皮肤感染模型动物皮肤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皮肤细菌感染引发一系列的天然免疫系统来防御机体炎症的产生,所涉及的基因有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 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研究表明银杏酸给药组小鼠皮肤组织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综上所述,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银杏酸,且损失很少。银杏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有显著的体内体外抑制作用,能治疗由于其感染导致的皮肤炎症,作用机理与下调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