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经济整合速度加快,由于两岸关系原因台湾长期被排除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之外,其被“边缘化”的风险正逐渐增加。2010年6月30日,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台湾期冀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ECFA的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正处于由“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向“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本文以透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为主线,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演进特点中寻找规律与启示,目的在于更好地把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与趋势,通过量化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有助于正确认识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促进两岸经济发展(特别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准确把握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要素,适时制定合理的政策及制度性安排,使两岸关系朝着有利于两岸人民根本福祉的方向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进程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两岸经济总体运行、贸易关系、投资关系等视角通过单指标比较分析,深入阐述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特点以及空间与不足。为了更直观、综合地反映两岸经济一体化水平及其演进特点,本文设计编制了“两岸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结合过去20多年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对指数进行了经验验证。基于两岸经济一体化指数,本文进一步建立了计量模型,选取1992-2010年间两岸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吻合。接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对两岸经济一体化协议的制度绩效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深化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编制了“两岸经济一体化指数”。选取两岸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三类指标,编制了综合度量两岸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两岸经济一体化指数”,它不仅能简洁直观地测度两岸经济一体化水平和演变趋势,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变量数据。根据两岸经济一体化指数,本文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大致划分为起步、松散、成长、正常化、紧密化和融合化共六个阶段。二是以“一体化指数”为变量,实证分析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效应。基于两岸经济一体化指数建立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的贡献。以贸易、投资、人员流动三类指数作为模型的变量,可以降低内生性,提高模型的实践解释力,是两岸经济合作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三是通过系统测度与分析,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综合运用单指标分析、指数化分析与计量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仍很欠缺;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台湾经济更为有利,而对大陆经济的正效应非常微弱,甚至产生了明显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