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共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言层面或特定的语境下,它能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发出者的意图不明,给交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更为复杂的是,有些歧义是语言使用者无意间造成的,而有的则是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有意采用的。前者一般视为交际中的消极现象,而后者一般被认为是对语言矛盾的积极利用。 翻译是一种旨在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意图的活动。若源文本因含有歧义而导致含义不明时,那么翻译目的将很难实现。而作为源文本与目的语读者间的协调者,译者能在翻译过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交际目的。 在歧义结构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在阐释阶段,译者应识别歧义,区分其产生属有意或无意,并推知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二,在再创造阶段,译者应做出各种选择,化解或明示无意歧义,而尽量保留有意歧义,再现原作者的意图。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汉语中某些歧义词句的翻译。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理论视角和研究目的。 第一章先综述了不同学科领域中对歧义的研究尤其是语言学中的研究,然后对其在翻译学中的研究做了简要的总结。 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以往学者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它主要体现在译者对源文本的阐释与对目的文本的再创造之中。 第三章主要对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汉语中某些歧义词句时的作用进行讨论。指出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正确把握原作者的意图并借助各种手段使其在目的语中真实再现。 第四章强调译者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有绝对的自由。在翻译汉语中某些歧义词句时,译者仍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重申主要观点,强调在翻译汉语中某些歧义词句时,在不忽略制约因素的情况下,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尽量真实再现原作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