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与新文化运动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是新文化运动遭遇到的最大反对势力之一,吴宓甚至以他的一生在努力与坚持着。拥有留学经历、投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门下的他对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文化方案、革命主张及实践方式甚是不同意,并以自己的人生注脚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出路和方向。《吴宓日记》是吴宓著作中份量很重的一部,它以记录的及时性、丰富性而在对吴宓的文化观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透过日记里繁缛的文字和记述,可以整理出他与新文化运动者不同的文化方案和思路:双方的知识结构、成长经历不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不同,导致了双方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去践行自己的信念。在吴宓眼中,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化,其本质都是相通的,而且文化具有传承性,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论调只是突出了各个时代的特质、却忽视了一代又一代赖以传承的精华;而在新文化运动那里,他们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尤其是看到了中国相比西方之下的落后与停滞而心焦不已,强调以“科学”和“民主”的名义在社会各个领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的革命。在新文化运动取得话语霸权地位的前提下,吴宓和他的同仁们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辛苦奋斗在《学衡》、《文学副刊》等文艺阵地上,并执教鞭、上讲台,关注年轻一代的教育。透过吴宓的志业理想和文化实践,我们不难找出他学贯中西、又以保护传统为前提的文化观。本文即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借由《吴宓日记》反映的信息来提示吴宓矛盾的文化人格;第二部分则探讨了吴宓、《学衡》及新文化运动的论战,从中突出吴宓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第三部分则抛出了吴宓的文化建设方案和文化建设实践,即撰文著书、办刊物和教育三种方式;第四部分则在前面的基础上欲还原吴宓、摘掉其身上保守、迂腐的老派文人的帽子,并站在今天的角度上重温吴宓的贡献,得出吴宓的文化理想其实是当时主流思潮的一个很补充的结论,即使在现在也仍有借鉴意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其他文献
明代散曲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不仅作品数量巨增,质量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而且还涌现出一大批散曲作家。在明代中后期,随着散曲的雅化,一大批女性也参与了创作,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鳞翅目:草螟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在36~55°N的广阔地区为害。在我国,草地螟主要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为害,并经常暴发成灾和造成重
《后汉书·文苑列传》的设立,建立在东汉文人增多,文章渐富这一基础之上,亦被视为文人地位提升的标志。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并非一人一时的创建,而是经汉魏晋至南朝,文
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数的个人沉淀成为历史的沙石,铺垫了文学转型之路,苏曼殊就是其中之一。此论文从选题到构思都是依照文学史整合的思路,把
李华是唐代古文革新中的一位重要先驱人物,也是玄、肃、代三朝的著名文人。由于李华的古文成就并不高,以往学术界对李华个体的研究不够,这是不利于文学史完备周详的发展要求
本文以程嘉燧的诗学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程嘉燧人生历程及交游的考察,勾勒出其人格心态的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程嘉燧的诗歌创作与理论
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发展,测量、控制和自动化等领域对传感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获取空间运动物体完整加速度信息的传感器件备受关注。本文综合国内外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中逐步得到实现的,作品的价值体现在所有读者欣赏、评论的总和中。汉代拟骚作品对屈骚的接受包括对屈骚丰富蕴含的逐步解读、文体层面
近代小说运动的发生、兴起是与现代大众传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因此出现在大众传媒上的小说文本及近代专业小说杂志近年来在近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颇受关注,但甚少有研
本文简要分析了行卷温卷之风、风流世风、婚姻风尚、由雅入俗的社会文化风尚等造成了唐婚恋小说兴起。唐婚恋小说表现了文人士子的风流韵事、狎妓风流、人神之恋、人妖之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