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体内所引发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28岁。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显著升高,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数量将超过1亿,目前痛风性关节炎已然成为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中药复方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给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目的:利用文献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体内所引发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28岁。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显著升高,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数量将超过1亿,目前痛风性关节炎已然成为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中药复方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给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目的:利用文献研究总结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特点,结合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得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复方-降酸除痹方,并研究该方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1.利用中国知网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用药特点,确定核心药物群,并结合老中医临床用药经验确定降酸除痹方。2.采用大鼠后右侧内踝胫跗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溶液的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实验设有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降酸除痹方低、中、高剂量组,药物持续干预8天,记录造模前后关节肿胀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αNAG、β-gal、SOD、UA和关节液中的IL-6、IL-8的含量。3.通过 UHPLC-QTOF-MS 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结合文献和数据库检索,鉴定降酸除痹方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手段推测降酸除痹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4.以THP-1细胞炎症模型为对象,考察降酸除痹方对ASC、Caspase-1和IL-1β的影响,从而探讨降酸除痹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1.聚类分析后可归纳出核心药物群结合老中医临床用药经验,确定降酸除痹方的组成为:土茯苓、赤芍、虎杖、山慈菇、酒大黄、威灵仙、独活、黄柏、苍术、甘草、党参、当归。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踝关节周长增加百分比和αNAG、β-gal、UA、IL-6、IL-8的含量均增加,SOD含量降低。降酸除痹方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组中踝关节周长增加百分比以及血清中αNAG、β-gal、UA和关节液中IL-6、IL-8的含量,增加SOD的含量。3.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降酸除痹方化学成分进行整体表征分析,共鉴定出其中139种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降酸除痹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与NOD样受体通路密切相关。4.在THP-1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秋水仙碱组、降酸除痹方低、中和高剂量组的ASC、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1.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药以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为主,药性有寒和温;药物以归肝经为主。2.降酸除痹方可改善关节肿胀,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3.UH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可预测中药及复方的作用机制。4.降酸除痹方可有效地降低THP-1细胞中ASC、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推测降酸除痹方通过NOD样受体通路抑制NLRP3炎性体复合物的激活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和胆汁酸受体Gpbar1、FXR的表达变化,探讨清热利湿中药清热利胆汤和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72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梗黄组(OJ)、腺苷蛋氨酸组(SAM)、清热利胆汤组(Q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与间质细胞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共培养以及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在线捕获和检测的微流控系统,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探究3D环境中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分泌EV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用细胞包括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孤立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3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率小于50%,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A组患者(EF≥50%)18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范围在32~6
目的:通过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肥胖儿童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探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肥胖及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4例。对这184例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组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对照组为普通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100例。(1)以实验组及对照组为对象,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背景胶质瘤占颅脑内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胶质瘤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其中IV型恶性程度最高又叫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的确切病因现在还不明确,其主要特点是侵袭性强和浸润性生长,传统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有限,患者预后差。MOB蛋白家族是Hippo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相关特征、术后辅助治疗及复发情况,分析影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复发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2.08.01至2015.06.01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因卵巢囊肿行保守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一般临床、术中情况及随访资料。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既往各类型子宫内膜异
目的:分析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治疗及转归等,以期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应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病案检索系统,检索本院于2008年0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收治胃MALT淋巴瘤病例19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早期宫颈癌缩小手术范围的可能性奠定基础,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4年间在我院诊治的168例IA2-IB1期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影像学检查、肿瘤分期、SCC数值、术后病理(病理类型、肌层浸
背景: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好发于儿童,常可引起多器官或系统内的肿瘤,包括皮肤口鼻三角区皮脂腺瘤、视网膜胶质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心脏横纹肌瘤和肺淋巴管肌瘤病等。该病患者常可见9号染色体上TSC1或16号染色体上TSC2的突变,分别导致hamartin或tuberin的功能障碍。这两种蛋白可形成复合物,调节mTOR的活性,因此TSC1或TSC2的突变可导致mTOR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