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就已持续16年呈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格局,这在国际收支史上极为罕见。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双顺差和由双顺差引发的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开始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24542.75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一收支现状不仅违背了国际收支原理“一顺一逆”的均衡格局,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更有可能因美元大幅度贬值而使外汇资产和国民福利蒙受巨大的损失。本文以此为背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其调整的的相关问题,同时注重定性与定量结合、数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对国内外收支格局和相关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明确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与特征,站在国际与国内的角度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国际收支阶段性的变化情况;然后从定性的角度对造成双顺差现象的综合性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不仅有国内“储蓄缺口”和全球产业内分工引发的结构性失衡因素,和外向型的经济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因素,而且有发展中国家先天不足导致的货币原罪因素诱发了双顺差格局的加速形成;再次,本文对双顺差造成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分别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双顺差和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造成的经济效率减缓和外部冲突的加剧;同时,就双顺差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影响,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与误差协整法及公式法对双顺差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具有显著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分别研究并借鉴了新加坡及韩国调整双顺差的成功国际经验,为我国国际收支内外均衡发展提出建议,本文依靠刺激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相结合,同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政策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