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本文回顾了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况,对癌因性疲乏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癌因性疲乏是一种主观感受,主要表现为身心疲劳和认知能力降低等,癌因性疲乏在乳腺癌患者中尤为常见,不仅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影响诊治和预后。目前,关于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包括体内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五羟色胺神经递质传导异常、垂体轴功能异常、体内ATP代谢障碍等。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繁多,包括肿瘤治疗手段、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等,亦有研究报道患者体内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及C反应蛋白可以影响疲乏程度,可以作为预测和评估的客观手段之一,但论证强度不高,需要进一步验证。针对癌因性疲乏的诊断和评估主要借助量表,包括Piper疲乏量表、BFI量表等。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包括精神兴奋剂、抗贫血、抗抑郁、激素等药物疗法及社会心理行为干预、运动疗法等非药物疗法,但这些治疗手段疗效一般,甚有副作用大于获益,尚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经验报道较多,且以疏肝健脾为主的治法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临床研究: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剂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细胞因子水平和C反应蛋白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以及该颗粒剂对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选择患有癌因性疲乏且满足中医肝郁脾虚辨证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服用疏肝健脾颗粒剂8周,随访12周。观察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患者Piper疲乏量表、ECOG体能状况、肝郁脾虚中医症候量表、HAD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评估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38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2例患者发生脱落,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患者的Piper评分、肝郁脾虚中医症候评分、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COG体能评分及抑郁量表均在治疗第8周、第12周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QI评分在治疗第4、8周下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与疲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改变。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因为服药出现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的特异性改变。结论:疏肝健脾颗粒剂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焦虑抑郁状态、体能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本研究结果尚无法支持疏肝健脾颗粒剂能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治疗后体内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也无法证实疲乏程度与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之间具有相关性。今后,还应该开展设计上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疏肝健脾颗粒剂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