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肿瘤中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一趋势在中国尤为明显。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早期患者通过前列腺切除术合并辅助放射来治疗;对于晚期患者来说,主要为激素治疗,但经过一段治疗期后,前列腺癌从对激素依赖逐渐变为激素抵抗型,这会使治疗更加困难。最后当去势治疗或传统的激素治疗失败后,就只能采用化疗。然而多次化疗会使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化疗总体疗效不佳。因此,开发更加有效的化疗药物是当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新趋势。由于药物发现和开发是一个昂贵和耗时的过程,以及旧药新用给我们提供的捷径,所以前期本实验利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临床药库进行大规模筛选,初步鉴定出一种目前已用于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药物—氯福克酚(Clofoctol),它能够抑制前列腺癌激素不敏感细胞系PC3增殖。鉴于单药治疗时剂量增加造成的副反应以及药物联用治疗肿瘤的优势,前期本实验室选用四十种在临床上已经应用且对前列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小分子药物,与氯福克酚(Clofoctol)分别联用处理PC3细胞,根据Chou-Talalay计算公式及剂量-反应实验进行筛选,表明氯福克酚(Clofoctol)和索拉非尼(Sorafenib)能够协同抑制PC3细胞的增殖。索拉非尼(Sorafenib)是一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经美国FDA批准被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和肝癌,目前大量研究证实索拉非尼(Sorafenib)对前列腺癌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我们以前列腺癌PC3为细胞模型,研究氯福克酚(Clofoctol)和索拉非尼(Sorafenib)协同作用的机制。通过细胞凋亡、细胞周期、Western blot以及qRT-PCR等技术,我们确定10μM氯福克酚(Clofoctol)和6μM索拉非尼(Sorafenib)联合用药能够使78.84%的细胞被阻滞在G1期,且细胞协同凋亡率达到16.65%,高于Clofoctol或Sorafenib单独用药时的凋亡率;qRT-PCR结果显示药物联用后ER-stress通路中DDIT3/CHOP、GADD34、ATF6和ATF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对应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8小时处DDIT3/CHOP和ATF4的蛋白水平显著性协同上调,并且在联合处理24h小时处,XBP1前体明显被剪接成有转录活性的XBP1s。也就是说,Clofoctol和Sorafenib联用激活了ER-stress的IRE-1a和ATF6通路。接下来我们又观察到氯福克酚(Clofoctol)单独用药后PC3细胞会出现类似RNAi技术沉默VCP/p97后的内质网液泡化和泛素化蛋白累积现象。鉴于VCP/p97在内质网相关的蛋白酶体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推测氯福克酚(Clofoctol)可能靶向VCP/p97,抑制其功能的发挥。基于实验室的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我们还进行了microR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分析。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遗传因素是影响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microRNA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且microR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存在一定关联。我们通过前期的统计分析及文献查阅后以miR-4293rs12220909多态性位点为研究对象,拟通过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该mirSNP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结果表明,在我们所研究的998例肺癌病例和1471例正常对照组中,miR-4293rs12220909多态性位点与肺癌的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突变基因型GC/CC能够显著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OR=0.687;95%CI=0.564-0.837),等位基因C是肺癌易感性的保护因素(OR=0.734;95%CI=0.616-0.874);对遗传模型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GC基因型在≥62岁、<62岁、男性、吸烟、非吸烟、肺腺癌及肺鳞癌人群中均能降低肺癌患病风险。接下来,我们对于miR-4293 rs12220909多态性位点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进行了机制研究,发现野生型miR-4293可能通过调控抑癌基因PRKAA1和ADAMTSL3来增强肺癌易感性,从而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