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湿地是湿地系统中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其景观格局变化快速,已成为湿地研究的热点。福建是我国滨海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对湿地影响严重,是滨海湿地研究的典型区域。然而针对福建省滨海湿地的区域性研究较多,而缺少全省尺度下滨海湿地格局的分析研究。本文选择霞浦和莆田两处的样区,开展滨海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然后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定量分析2000-2009年间福建省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滨海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选择霞浦和莆田两个样区,以ALOS AVNIR-2影像为实验数据,采用结合迭代分割、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和空间优化规则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滨海湿地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迭代分割的方法能获取多尺度的影像对象;基于迭代分割的SVM分类方法,湿地类型识别能力较好;空间优化规则能充分利用类别空间关系,提高了湿地分类结果的精度。(2)福建省滨海湿地信息提取。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影像特点及野外考察资料,参照权威的湿地分类方案,建立福建省滨海湿地分类系统及影像解译标志。采用Landsat ETM数据和ALOS AVNIR-2数据,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进行福建省滨海湿地信息提取,获得2000年和2009年福建省滨海湿地类型分布。针对滩涂受潮位影响使分类结果不完整的现象,利用低潮位MODIS数据提取滩涂专题信息,并对湿地分类结果进行滩涂信息更新,得到滩涂信息完整的福建省滨海湿地分布。(3)福建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福建省滨海湿地2000-2009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000-2009年间,福建滨海湿地总体面积减少了12714hm2,天然湿地面积减少44297h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31583hm2;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边缘密度增加,斑块结合度和蔓延度指数下降,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深;天然湿地保留率较高,人工湿地保留率偏低,大量的湿地向非湿地转移、非湿地和天然湿地向人工湿地转移。从优势转移过程贡献率可知,福建省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滨海地区的经济尤其是养殖业的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