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轻中度寻常痤疮人群,采用中药颗粒冲剂、中药面膜联合健康教育的中医药综合干预技术方案,进行规范应用和科学评价,全面观察方案对于目标人群痤疮控制情况及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及安全性,形成适合在医疗结构及养生预防保健机构推广的方案与标准。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检索2000-2016年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对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中药面膜剂型、中药面膜药物成分、中药面膜治疗时间、治法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2.临床试验部分,纳入280例轻中度寻常痤疮的受试者,按照整群随机的方法随机分为中医干预组(n=140)和对照组(n=140),中医干预组接受中药颗粒剂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用的综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西药药膏外用治疗,疗程为8周,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和停药后4周,运用卡迪夫痤疮指数(CADI)、临床疗效量表(CGI)和整体痤疮评分系统(GAGS)评价两组受试者痤疮的皮损状况和心理状态以及安全性评价。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两组受试者均接受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检查。运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1)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66篇,2009年发表的文献数量最多,2009年之后每年发文量较之前明显增加;(2)文献中使用的中药面膜的剂型主要有:倒模(面膜粉)、贴片式面膜、湿敷、乳膏、超声导入(面膜粉)、水洗剂、中药熏蒸等,其中倒模面膜使用最多,有387篇,约占总文献数量的83.0%;(3)文献中治疗寻常痤疮的中药面膜药物组成多样,使用次数最多的前十位中药(从高到低)依次为:大黄、黄芩、丹参、白芷、黄柏、黄连、金银花、硫磺、冰片、菊花;(4)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文献中较为普遍的疗程依次为:4周、8周、6周、2周、2周以内、12周以上、12周、3周、5周、10周、7周、9周,其中,最为普遍的治疗时间为4周(或1个月),共193篇,约占总文献数量的41.4%;(5)文献采用中药面膜治疗痤疮方法呈现多样化,最为普遍的是中药面膜配合中药内服,有146篇,占31.33%;(6)41篇记录有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头晕、腹痛腹泻等,发生率为0.1~22%不等。2.临床试验:(1)共纳入283例受试者,264例完成全部试验,19例中途脱落;其中,中医干预组脱落13例,对照组脱落6例,脱落率分别为9.22%、4.23%;(2)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相比,中医干预组受试者的GAGS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的GAGS评分无变化;(3)治疗4周时,与治疗前相比,中医干预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CADI评分、SI评分和GAGS评分降低(P<0.05),且中医干预组受试者的SI和G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4)治疗6周时,与治疗前、治疗2周、4周相比,两组受试者的GAGS评分均降低(P<0.05);(5)治疗8周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受试者的的CADI、SI和GAGS评分降低(P<0.05),且中医干预组受试者的SI、GI和GAG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停药后4周时,中医干预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CADI、SI、GI评分与治疗8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GS评分低于治疗8周时(P<0.05),且两组受试者的CADI、SI、GAG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7)治疗过程中,中医干预组3例在中药面膜后,出现了面部红斑等过敏的情况,发生率为2.1%;对照组有25例在使用过氧苯甲酰凝胶、维A酸或夫西地酸后,出现了面部红斑、瘙痒、干燥、脱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8)治疗结束后,两组受试者的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文献中面膜的剂型、成分、治法、治疗时间呈多样性,以倒模面膜最常用,用药多以清热药、解表药为主,治疗多配合中药内服。2.本研究设计的贴片式中药面膜联合中药颗粒剂内服疗法与单纯西药外用疗法均能改善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的皮损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且中药颗粒剂联合中药面膜的临床疗效一定程度上优于单纯西药外用,不良反应少;中药颗粒剂联合中药面膜疗程以8周左右为宜,临床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好,停药后症状不易反弹,适于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临床效果,同时探讨痛经史与流产史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0名符合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中药组、中药+西药组(以下简称中西医组),两组人数各为30例。其中中药组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qd;中西医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地屈孕酮片,10mg b
磷石膏除含主要物相二水硫酸钙外,还含可溶性磷、共晶磷、氟化物、有机物等杂质,杂质的存在限制了磷石膏的高效利用。通过蒸压法将磷石膏制备为α型高强石膏是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蒸压参数和磷石膏中所含杂质对α型高强石膏品质会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分别在不同蒸压参数和不同可溶性磷、氟掺量下对磷石膏进行蒸压,研究蒸压参数和可溶性磷、氟杂质对α型高强石膏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首先,以磷石膏为原料,单独考
目的:本试验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观察刺络拔罐法联合培土清心方治疗心火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以病情严重程度(EASI)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瘙痒评分和失眠评分为次要指标,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治疗AD的临床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拓展新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经过筛选后共收集80例符合纳入
目的:以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西医内分泌+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并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将中西医结合实验组与西医对照组进行对照,通过多种评价量表、抽血化验、影像学结果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客观而综合地评价二者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达到研究补肾壮骨法改善晚期前列腺癌并骨质疏松患者骨质流失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01月至2017年09月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晚
秸秆炭化还田是实现秸秆绿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设置6个处理:CK(不施肥)、B0(常规施肥)、B1(常规施肥+生物炭4 t/hm2)、B2(常规施肥+生物炭8 t/hm2)、B3(常规施肥+生物炭12 t/hm2)和B4(常规施肥+生物炭16 t/hm2),在水稻成熟期进行测产采样,并对土壤样品开展室内测定,研究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黄壤
目的:本研究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枢性眩晕患者的回顾性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中枢性眩晕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证型分布、中药用药规律等,旨在为临床工作者对眩晕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中枢性眩晕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联众病案系统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居住地区、发病季节、发病诱因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有限元研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之间椎弓根螺钉拧入扭矩的差异,给出不同骨量患者椎弓根螺钉拧入扭矩的一般范围区间,探讨椎弓根螺钉拧入扭矩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椎弓根大小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骨密度、不同规格螺钉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稳定性的影响,为术者提供价值信息。方法:(1)前瞻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0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特征,评估手术的治疗价值,研究其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54例肾上腺疾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根据术前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通过对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术前术后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后患者血压缓解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反复,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其症状时轻时重,患者常伴有精神压力,心理质素下降的表现,在相关的文献都有记载。西医对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主要考虑与内脏敏感性和胃肠动力有较大关係;而中医主要依据其症状和特征,进行辨证论治,故疗效较西医显着,且其症状不易反复,副作用少,较为符合现代人对治疗疾病的需求。本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劳绍贤教授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他的理论体系和中医治疗方法,
目的:运用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肺癌虚证患者癌因性疲乏,评估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肺癌虚证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益气养血补髓膏的主要药对“党参-黄芪”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机制。方法:1.选取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膏方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干预期间指导患者合理作息、适当运动),膏方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口服益气养血补髓膏治疗,服用方法:10g/次,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