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所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不发达省区与东部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更加引起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术界就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数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致力于从资本投入的变化、人力资本的禀赋、产业结构的效应、地理区位的影响、政府政策和制度的作用等多方面来解释地区差异的原因,认为之所以产生地区差距,是因为这些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如果消除或缩小这些区域差异就有可能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增长。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尤其是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之间并没有出现理论预期的结果,区域经济增长的极化现象尤为明显。面对非均衡增长的中国经济,将空间因素排除在外显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试图改变以往的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视角,将要素的空间集聚因素引入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之中,建立一个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新框架。论文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要素集聚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对要素集聚形成机理进行剖析,揭示要素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论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差异的持续扩大。首先,利用一些统计指标来描述地区的差异情况,所有指标都揭示出地区差异扩大的事实;其次,利用Theil熵和变异系数综合性相对差异指标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格局,反映出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上升趋势,省际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再次,通过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界定来分析各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与使用状况,以此证明生产要素在地区上的差异性。论文通过对要素集聚计算方法的界定,对资本要素、劳动要素、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的集聚程度分别进行测算。由于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分别由多个指标构成,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综合成一个主成分,以此作为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的代表指标。在四个要素集聚程度的计算基础上,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综合为全部要素集聚程度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各地区要素集聚水平逐年提高,而且都保持着较快的集聚增长速度,但各地区的集聚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集聚水平较高,比中西部高2倍多。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的集聚水平都高于西部地区,但在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要素集聚水平迅速提高,有些年份已超过中部地区的要素集聚水平。为了探究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分别从区域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关系、区域要素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要素集聚的关联性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模型设计、计量分析、统计检验等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要素集聚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东、中、西部要素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是有差异的,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集聚了更多先进的生产要素。论文对我国要素集聚差异的成因进行剖析。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区域政策的差别、制度的差异和发展基础的差距等方面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全面解析,用实际数据充分论证国家区域政策和制度因素对区域要素集聚水平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论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研究结论:1.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正在逐步拉大,而各区域内部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差异程度呈不断减小的趋势。2.区域要素集聚表现出较强的地域差异性。就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要素的集聚以及四个要素的综合集聚来看,东部都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综合要素集聚水平一直都是中西部地区的2倍以上。3.要素集聚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要素集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要素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一定大于落后地区。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要素集聚贡献度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要素集聚贡献度大于西部地区。4.区域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要素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带来更多生产要素的集聚。在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之下,先进地区的生产效率更高,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更快,这又会吸引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入,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加强这种集聚经济效应,从而形成发达地区更为发达、落后地区更为落后的累积因果循环。5.要素集聚水平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往往是一致的,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集聚更多的先进的生产要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要素集聚水平也较低,所以分析要素集聚差异的成因实际上就是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成因。本文主要从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区域发展基础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差异的成因进行全面解析。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策、制度和区域互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