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自问世以来逐渐成为即时性表演的舞台,用户纷纷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片段搬上朋友圈这个大荧幕进行播放。虽然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媒介,在用户的后台的前台化过程中促进了熟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但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所拥有的强大的传播功能不容忽视。近几年来,微商的迅速发展蔓延了整个朋友圈,而同时在朋友圈蔓延开来的还有“心灵鸡汤”。由于微博字数的限制,所以在社交媒介中,微信因其拥有的巨大的用户规模成为了“心灵鸡汤”传播的主要载体。当下朋友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该如何为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其存在着怎样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心灵鸡汤”为何会拥有如此多的读者,其运用了哪些传播技巧?朋友圈的好友为何转发“心灵鸡汤”,受众又出于何种原因接触“心灵鸡汤”?“心灵鸡汤”有着怎样的传播效果?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本文除绪论外,从四个大的方面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系统地论述。在第一章中,从心灵鸡汤的内涵、类型的划分以及生产环节与传播机制三个方面对微信“心灵鸡汤”的总体概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依据“心灵鸡汤”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功能,大体上将心灵鸡汤划分为五种类型,并且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两个方面探讨了心灵鸡汤的传播机制。第二章首先从指称游移、媒介偏向、娱乐至死等角度探讨“心灵鸡汤”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技巧,并且从“修辞学”、“劝服理论”出发,通过话语分析对其传播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第三章中,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并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微信“心灵鸡汤”受众的接触心理与转发动机。在受众接触心理中,娱乐消遣、社会交往、提高自我认知、获取安慰和希望以及获得为人处世的指导是受众接触心灵鸡汤的主要动机,而受众转发动机主要表现在信息分享、获取评论和点赞、刷存在感与打发时间四个方面。第四章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心灵鸡汤的传播效果问题。在心灵鸡汤的传播过程中,其正面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心灵鸡汤中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和一些普世价值有利于受众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维护,而受众出于成就需要,对优质心灵鸡汤的转发可以使其在虚拟社区中树立个人的正面形象,这种虚拟世界的正面形象又会通过移情效果作用于现实生活中。此外,心灵鸡汤中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让受众在充满焦虑的时代背景下获取安慰和希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灵鸡汤在很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存在的虚假广告营销、“色情”鸡汤问题以及长期的培养麻痹下所带来的受众迷失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