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年龄差异对习得成果的影响一直都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一个普遍被认同的观点是:第二语言习得开始的年龄越早越好,因为年龄优势,儿童学习第二语言通常比成人有更出色的表现。研究者们还普遍认为,像第一语言习得一样,第二语言习得也存在关键期(大约是从1岁半到15岁),关键期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很难取得好的成果。本文以Penfield和Roberts的大脑弹性理论(Brain Plasticity Theory)以及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设(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作为基础,分别从生理发育、认知情感和态度与动机等三个角度详细比较了身处于非第二语言环境下的儿童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相似与不同,旨在通过对比研究初步证实这样一个假设:在非第二语言环境下,越早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就越有可能获得像本土人一样的语言能力。研究对象为100名从不同年龄开始学习英语的中国学习者,经过对其朗读与演讲录音的评判和结果分析以及问卷调查表的信息整理,得出了与假设一致的研究结果。根据这一结果,本文还就年龄对课堂教学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适宜的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并就其中一种方法──全身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提高整体成绩水平和学习兴趣方面非常有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比研究,为我国现存的英语教育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儿童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例如,什么时候是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如何看待现存的小学与初中英语教育的重复现象?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否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儿童的性格特点,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才最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