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家和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能够弥补企业自身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的缺点。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已经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组织、制度保障、信息沟通、资源分享等方面仍然存在分散、封闭和低效等问题。产学研创新主体间资源的差异性是促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的基础条件,快速地实现主体对接,高效地发挥优势资源,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都离不开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但是,我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深入研究较少,国家和社会建设创新平台的时间较短,缺少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构成、评价、优化和保障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和多个学科交叉理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产学研、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发现我国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其次,界定了产学研、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概念,根据创新主体和内容的不同把创新平台分为三种模式,并分别构建平台组织结构。再者,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级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接着对选择不同模式的创新平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构建创新平台的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保障体系,从政策、制度和服务三个方面确保创新平台持续良性运行。最后,通过对SW公司产学研合作现状的调研,全面了解该公司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该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基本资料,构建符合SW公司实际情况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使该平台发挥资源共享、知识和技术转移、促进项目合作等功能。并将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其中得到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平台的发展建议,争取形成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多团队协同、多信息交流、多主体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