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的今天,基础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剧烈变革之一就是努力推行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此同时也达到了科教兴国的目的,更为祖国储备了优良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只把注意力放在优秀学生成绩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而在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中,“低起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重视低起点学生的学习,一视同仁的关爱他们是教师首要的任务和必备品质。如何帮助低起点学生走出困境呢?本研究报告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保证我国在世界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高度,选取严重影响乃至制约基础教育质量的“瓶颈”——一般初中“低起点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这一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论述。报告详细地分析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并从中总结出研究的意义。报告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现代大脑科学、多元智能理论、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等一系列有关理论,较为准确地界定了“低起点学生”的概念,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教学、教师、儿童少年自身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与性格特点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这一群体产生的各种原因。再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科研方法,用了近三年的时间,从能力和个性特征两个维度,对“低起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和归因分析,总结提炼出“低起点学生”的转化策略及措施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低起点学生”转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低起点学生”的不同成因,分别采用爱心教育、激励教育、兴趣教育、分层教育、赏识教育等策略,反复使用,交叉试验,及时调整,不断巩固,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检测,实验对象的德育水平、学科成绩、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与行为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科质量也显著提高,同时还锻炼了教师队伍,改善了师生关系。报告还较为客观地指出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普九”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