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学界和社会各界的一个公共话题。随之,关注农民收入,关注农村、农业发展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焦点。国家推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覆盖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创造了农村发展的良好环境,农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到底应该用一个什么标准来评价呢?这是指导政策制定和引导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尤其是立足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本文利用发展理论的成果,借鉴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建构了测度我国农村发展的“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指数,并用样本县市的数据具体分析了农村发展状况,描述了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用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论文由8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所选样本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人文发展及测度的基础理论,在简述发展观演进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文发展观的内涵、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以及一些测度体系,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人类发展指数(HDI)评述,本章详细论述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构造、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研究综述,评价了HDI在应用于我国农村存在的不足。第四章、第五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以诸暨、乾县等9县市的数据为例,论述了HDI应用于测度我国农村人文发展时,在教育、经济、健康三个指标方面应作的修正,建构适合于农村实际的新的HDI指标体系。第六章,修正后HDI计算及解析,利用收集的数据得出新的各样本县市的HDI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描述样本县市人文发展状况,比较样本之间发展的差别和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解了经济、教育、健康三个指标的影响。第七章,H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利用回归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人均农业GDP等经济因素对HDI的作用,以期发现改进农村人文发展水平的路径。第八章是结论和建议。论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文章认为应该用人文发展观来审视、评价和指导我国农村的发展,修正后的HDI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农村发展的真实情况,比较客观的显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乡间HDI数据相差0.30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水平。影响HDI差距的主要是教育指数,其次是经济因素的影响。对HDI影响最显著的经济因素是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并且,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增量和HDI增量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对HDI的作用比东部发达地区显著,人均农业GDP、人均财政支出与HDI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说明二者对HDI作用不明显。要促进农村人文发展最有效的路径是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事业支出的比例。论文在内容体系上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研究我国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差距给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和全新的视角。为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拓更宽的思路。二是系统的构建了我国农村人文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三是将新指标体系应用于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实际研究中。这种差距的研究可能比单纯用经济指标显示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对促进发展更具借鉴意义。四是在描述发展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影响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