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耕地资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其合理管护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如何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实践证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建构是规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有效途径。当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多围绕宏观、区域间的机制建构展开,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建构中微观主体行为差异的解析明显不足。但微观主体特别是农户才是耕地保护的最直接执行者,合理引导和激励其保护意愿才是耕地保护效益可持续的真正根源。建构可行的微观运行机制乃是实现耕地保护良性运行的可行手段。
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综合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Logistic方法、Probit方法、CVM方法、生计资产计量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选取三峡生态脆弱区(重庆段)9区县并以忠县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不同尺度的实地调查走访了经济、社会、生态条件迥异的几百户农户,定量刻画了研究区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整体需求,定量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合理范围,设计了差别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本研究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与意义、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区域与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耕地保护机制研究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的机理、表征与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中国当前耕地保护机制运行的基本机理,总结了耕地保护机制的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通过农户调查揭示其对耕地保护机制建构的整体需求并运用多项Logistic方法对农户不需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需要部分经济补偿和需要完全经济补偿三种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第五部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厘定。运用CVM方法对三峡生态脆弱区农户和市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进行了计量表示,并据此测算出研究区耕地非市场总价值与补偿标准的大致范围。第六部分:差别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设计。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农户生计资产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六边形计量分析框架,运用农户生计资产计量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Probit回归对生计资产差异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选择间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和作用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据此设计了差别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简要概括了本研究的结论,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