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德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块黔北隆起区。研究区内广泛发育沉积地层,经过多期次地质构造的改造,形成了特殊的构造样式。通过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褶皱和断裂构造等进行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分析研究区内地质构造的几何学、变形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机制,进而对其地质构造成因及构造演化进行分析、探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的分析整理,对德江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根据地质构造变形样式、变形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两类变形区和四个变形单元:(1)西部线性强变形区(Ⅰ):紧闭-中常褶皱/叠瓦式逆冲断层组合;(2)中-西部基底隆起弱变形区(Ⅱ):宽缓背向斜/阶梯状正断层组合;(3)中-东部线性强变形区(Ⅲ):紧闭背斜/宽缓(被动)向斜/对冲式逆冲断层组合;(4)东部基底隆起弱变形区(Ⅳ):宽缓背向斜/正断层组合。(2)德江地区地质构造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武陵造山运动形成了研究区内的结晶基底、基底断裂;广西运动使研究区内秀山组(S1x)与梁山组(P2l)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燕山-喜山期地质构造运动奠定了现今的主要构造格局。(3)根据构造变形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初步认为燕山-喜山期地质构造的发展-演化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1)原始阶段∶基底整体升降,盖层沉积;(2)初始褶皱阶段∶盖层受区域性EW向挤压、SN向的逆时针力偶作用形成初始褶皱,核部受纵张作用形成纵张断层;(3)断块错动阶段(断展)∶基底断块冲断,菱形断块形成宽缓穹隆背斜;穹隆背斜间盖层沿断层断展褶皱,紧闭背斜、宽缓向斜被动形成,构成隔档式褶皱组合;纵张断层形成阶梯状组合;(4)断褶断弯阶段∶基底断块持续冲断,盖层断弯-紧闭褶皱形成,阶梯状断层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