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产生多种抗体,累及多个系统。如不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容易造成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及健康。而且SLE多发于年青育龄女性,影响患者的受孕及胎儿的发育和分娩。这些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目前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因此治疗效果欠佳。进一步探索SLE的发病机制,积极寻找干预治疗的靶点一直是医学免疫学家和临床风湿免疫科医生面临的一项挑战性任务。目前一般认为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性因子的产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s)的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Morris等提出的,他们认为体内存在一群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B淋巴细胞,可以分泌具有抑制作用的抗体。此后多种疾病模型中均观察到有可调节免疫反应的B细胞存在,这些B细胞的表型、来源、作用机制等差异较大。2006年,Mizoguchi等提出调节性B细胞这一概念,即一类不依赖于分泌免疫球蛋白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型。而Yanaba等在研究小鼠CHS模型时首次证实这种特殊细胞亚群的存在。这种调节性B细胞亚群又名B10细胞,在小鼠以CD19+CDldhighCD5+为表型特点,在人类以CD19+CD24highCD38high为表型特点。这些Bregs亚群可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本研究拟通过流式细胞术及ELISA等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Bregs、IL-10 受体以及 IL-10、TGF-β1 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将为深入、全面了解SLE发病机制,并通过Bregs信号通路干预治疗SLE等自身免疫病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本文目的旨在检测CD19+CD24highCD38high调节性B细胞(Bregs),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IL-10受体(IL-10R)在SLE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1、本研究入组了 56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根据SLE患者是否合并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将56例SLE患者分为两组:合并LN组(LNgroup;N = 24),不合并 LN 组(nonLNgroup;N = 32)。2、收集了 SLEDAI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间接荧光法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半定量检测、免疫印迹法ANA谱12项定性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CD19+CD24highCD38highBregs 和 IL-10R+细胞的比例。血清 IL-10 和 TGF-βl的检测采用了 ELISA方法。将上述检测指标与SLEDAI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作相关性分析。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GraphPad,La Jolla公司,CA,USA)。Kolmogorov-Smimov test检验数据是否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差异用two-tailed t-test检验。相关性检验(计算相关系数及P值)用two-tailed Pearson correlation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描述用中位数[25th-75th百分位数]表示,两组间差异用Mann-Whitney U-test检验。相关性检验(计算相关系数及P值)用two-tailed Spearman’s Rho correlation检验。P值<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LE患者组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s在外周血中表达的比例,即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s细胞数/CD19+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39.83 ±21.39%vs.8.74 ± 3.97%;P<0.001)。在狼疮合并肾炎组与不合并肾炎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s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r =-0.111,= 0.416),与外周血血清补体C3负相关(r =-0.432,P=0.002),与外周血血清补体C4负相关(r =-0.497,P<0.0.01),与外周血血清间接胆红素表达水平负相关(r =-0.335,P = 0.035)。2、SLE患者组IL-10R+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3.76 ± 0.62%vs.51.01 ± 16.03%;P<0.001)。但IL-10R+细胞的比例在狼疮合并肾炎组与不合并肾炎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就IL-10R+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比较,SLE患者组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0.18 ±3.88 vs.23.23 ±3.66;P<0.001)。进一步作相关性分析显示:IL-10R+细胞比例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r = 0.093,P = 0.494),与ALT无明显相关性(r = 0.254,P = 0.075),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无明显相关性(r = 0.252,P=0.077);但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呈负相关(r =-0.389,P= 0.016)。3、外周血血清IL-10浓度:SLE患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3.65[2.22-9.17]pg/mLvs.1.04[0.43-1.46]pg/mL;P<0.001)。但外周血血清IL-10在狼疮合并肾炎组与不合并肾炎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10浓度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血沉、ANA滴度、IgG、IgM和AST、ALT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外周血血清TGF-β1的浓度:在SLE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1262.02 ± 7784.17 pg/mLvs.13143.27 ±5559.21 pg/mL,P=0.239)。不过,我们发现SLE合并LN患者组外周血血清TGF-β1的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9382.07 ±7558.16pg/mLvs.13143.27±5559.21 pg/mL,P= 0.038)。在SLE患者组,合并与未合并LN组之间TGF-β1的浓度没有统计学差异(9382.07 ± 7558.16 pg/mL vs.12671.98 ± 7767.39 pg/mL,P = 0.118)。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血清TGF-β1的浓度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与外周血RBC计数呈正相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IgM和AST的浓度呈负相关。5、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s 的比例与IL-10R+ 淋巴细胞的比例及MFI均正相关,与外周血血清IL-10浓度正相关。另外,IL-10R+淋巴细胞的比例与其MFI正相关。而外周血血清TGF-β1浓度与IL-10浓度负相关。以上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1、与正常对照相比,SLE患者组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s和IL-10在外周血中表达上调,IL-10 R的表达下调。这些指标参与SLE的免疫调节,CD19+CD24highCD38hig Bregs、IL-10的高表达可能是机体对IL-I0R低表达的代偿或中和。2、外周血血清TGF-β1的浓度在SLE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SLE合并LN患者组外周血血清TGF-β1的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TGF-β1对于LN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CD19+CD24highCD38highBregs的表达与外周血血清补体C3、C4负相关。血清IL-10浓度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血沉、ANA滴度、IgG、IgM和AST、ALT呈正相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SLE患者组IL-10R的表达与ESR呈负相关。TGF-β1的浓度与外周血RBC计数呈正相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负相关。因而,这些指标可以部分反映SLE患者病情活动情况。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且并发症多见。SLE相关的骨损害包括骨量减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0P)、骨坏死(osteonecrosis,ON)和骨折。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细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最终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ON是骨细胞成分死亡、骨结构破坏,继而导致关节疼痛及功能丧失。SLE的另一特点就是免疫紊乱,包括抗体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研究认为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可以介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可能参与调节骨代谢和骨损害。但与SLE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检测并比较SLE合并骨损害患者外周血IL-10、TGF-β1表达的的差异。将为深入、全面了解细胞因子参与SLE发病机制,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干预治疗SLE等自身免疫病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本文目的旨在检测IL-10、TGF-β1在SLE合并骨损害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本研究入组了56例SLE患者。血清IL-10和TGF-β1的检测采用了ELISA方法。2、对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记录合并骨质疏松症及骨坏死情况。根据不同骨量分为:骨量正常组(14例),骨量减少组(26例),骨质疏松组(16例)。根据是否合并骨坏死分为:未发现骨坏死组(49例)和骨坏死组(7例)。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GraphPad,La Jolla公司,CA,USA)。Kolmogorov-Smirnov test检验数据是否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差异用two-tailed t-tes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描述用中位数[25th-75th百分位数]表示,两组间差异用Mann-Whitney U-test检验。P值<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GF-β1的表达,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但差异仅在骨量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14778.93 ± 5188.10 vs 9289.53 ±6752.73 pg/mL,P=0.020)。IL-10的表达,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但差异仅在骨量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0.12[0.01-2.74]vs 2.57[0.52-8.52]pg/mL,P=0.012)。2、TGF-β1的表达,无骨坏死组(11960.43 ±768.55 pg/mL)>有骨坏死组(6373.13 ± 5315.75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IL-10的表达,无骨坏死组(0.87[0.21-4.56]pg/mL)<有骨坏死组(8.03[1.61-9.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1、伴有骨质疏松的SLE患者组外周血血清TGF-β 1要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的SLE患者组。伴有骨坏死的SLE患者组外周血血清TGF-β 1要低于未伴有骨坏死的SLE患者组,尽管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但伴有骨坏死的SLE患者TGF-β 1表达有降低的趋势。提示我们TGF-β1表达的降低可能是SLE合并骨质代谢异常的发病环节之一。2、伴有骨质疏松的SLE患者组外周血血清IL-10要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的SLE患者组。伴有骨坏死的SLE患者组外周血血清IL-10要高于未伴有骨坏死的SLE患者组。这种IL-10表达增加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下的补偿性合成增加。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骨坏死(osteonecrosis,ON)是骨细胞成分死亡、骨结构破坏,继而导致关节疼痛及功能丧失。ON是SLE的常见临床表现,致残率高。除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临床指标也可能成为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目的评估分析除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外,SLE合并骨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防控骨坏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 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和 Science Direct 等数据库检索关于 SLE合并ON的危险因素已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了数据提取,共包含病例组(SLE合并ON)1071例和对照组(SLE不合并ON)23065例,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经过异质性分析,计算了每一个危险因素的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主要危险因素的OR[95%可信区间]如下:关节炎1.69[1.32,2.17],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1.34[1.06,1.71]、糖尿病 1.59[1.03,2.46]、高血压 1.69[1.42,2.02]、口腔溃疡 1.48[1.06,2.08]、肾损害 1.53[1.27,1.83]、血管炎 2.45[1.54,3.89]、吸烟史 1.64[1.01,2.65]、白细胞下降 1.54[1.11,2.13]、血小板下降 1.63[1.14,2.32]、细胞毒药物1.79[1.25,2.57]、环磷酰胺治疗3.13[1.58,6.21]以及抗Sm抗体0.48[0.27,0.85]。结论除了糖皮质激素治疗,SLE合并ON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糖尿病、高血压、口腔溃疡、肾损害、血管炎、吸烟史、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治疗。抗虐药对SLE合并ON没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