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2005年的研发投入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与此相对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指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与经济效率的迟缓进步,引起我们对研发经济效应实现机理的深思。
本文研究的是内资企业研究与发展工作对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主要的重点及创新点有两个。
一是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准确测算。作者采用先进的基于DEA方法的莫氏(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首次对上海27个主要制造业’1998-2005八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测算。
第二个创新之处则是运用了其中13个行业2000-2005五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进而准确分析内资企业研发对要素生产率,包括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高的作用是否符合研发两面性的理论。
本文是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R&D的两面性进行检验。本文的结构如下:在第一章中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分为两部分。首先回顾了研发两面性的经济增长理论基础….内生增长模型,简单介绍了研发溢出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市场失灵问题。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DEA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理论及莫氏指数分解。第三章我侧重研究了上海市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的情况及其R&D投入现状。第四章引入回归模型,对几个影响因素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理论解释。第五章是实证分析结果。最后第六章总结全文,并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