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现实的个人”及其异化——兼比较海德格尔论“此在”的“沉沦”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第一章主要依循"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哲学圆圈,阐述了黑格尔"理性的人"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以及马克思对这两个"人"的批判,指出两者都是"抽象的个人".但他们的"抽象的个人"正是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理论前提之一.该文第二章通过追述马克思的理论思维发展的进程,分析了"现实的个人"的基本内涵和特性,"现实的个人"的历史性决定了它在资本主义物质生活关系中必然被异化的处境.该文第三章首先阐释了"现实的个人"在历史中的异化处境,并与海德格尔"此在"的"沉沦"状态作了粗略比较.两者尽管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哲学路向,但却不约而同地对西方形而上学发难,揭示出形而上学对存在本身的遗忘,为"存在"去蔽是他们共同的哲学使命.该文的最后提纲挈领地概述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生存论路向,但基于该文作者自身理论的不足,尚未得到完全的把握和充分的展开.这是该文未尽的最大遗憾.
其他文献
在以犹太教为基础形成并最终从中分化出来的基督教那里,许多概念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并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和宗教意义,契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论文的第二部分,就是从基督教的基
正当"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其鼎盛期而逐渐走向萧条的时候,分析马克思主义却在英国悄然兴起,并不断受到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重视.现在,主要流行于英美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著
该文尝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新教派别——自由神学与辩证神学的代表人物哈纳克与巴特——的基督论样式之比较出发,考察神学面对启蒙以来日益世俗化的历
研究康德的哲学思想,学者们主要是集中于他的三在批判,因而其撰写的几篇专门讨论历史哲学的问题的短文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又由于其历史哲学思想被认为是仅仅停留于启蒙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