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rysosporium菌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其制浆特性的影响

来源 :山东轻工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白腐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对麦草的生物制浆性能进行研究。利用GC、GC-MS对麦草中的亲油性、亲水性抽出物和水溶性组分以及不溶性聚糖,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还利用FTIR和NMR技术探讨了麦草二氧六环木素在生物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 利用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ME446对麦草进行生物处理时,菌丝迅速在麦草表面上生长,5天后就可以在麦草的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且有力的网状结构,麦草失重9.28%。该菌株对麦草进行“同步脱木素”作用,使得细胞壁变薄,并有凹坑出现。微生物处理还能提高磺化化机浆的得率和成浆的强度性能,减少磨浆能耗,但纸浆的白度和不透明度有所降低。 用木聚糖酶对磺化化机浆进行过氧化氢漂前预处理。采用QEnAPAPA漂序,白度可达69.3%ISO;而未处理麦草的化机浆漂后白度仅为64.4%ISO。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木聚糖酶作用于化机浆纤维表面,可以使纤维发生剥皮,形成裂缝或孔洞,暴露出更多的纤维表面,提高纤维细胞的通透性,增大漂剂对纤维的可及性,有利于漂白效率的提高。 对麦草进行微生物预处理,不但能够降低磺化段废液的CODcr,还能降低化机浆漂白中酶处理、一段和二段过氧化氢漂白废液的CODcr值。 对麦草有机溶剂抽出物的GC、GC-MS研究发现,可检测到的麦草亲油性抽出物组分主要是脂肪酸、甾醇和一些碳氢化合物以及少量的多元醇和树脂酸;而亲水性抽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小分子物质和脂肪酸以及少量的甾醇、树脂酸和多元醇。微生物处理能够减少麦草中丙酮抽出物的含量,而增大正己烷抽出物的含量。 在检测到的正己烷抽出物中含量较大的两种组分是脂肪酸和甾醇类,生物处理后,它们在麦草中的含量都有上升,可能是由于甾醇酯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降解。丙酮抽出物中含量最多的组分是小分子物质,还有较多量的脂肪酸。部分小分子物质如阿魏酸、松柏醇、半乳糖等,在生物处理后消失,可能是作为能源被真菌所消化;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有可能是蜡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分解所致。 对水溶性抽出物的分析发现,生物处理后可被水抽提的低聚糖含量基本不变。生物处理后,麦草的热水抽出物在280nm的吸光度增加,麦草中可溶性木素浓度从1.95%增加到2.30%,表明生物处理有利于木素的溶出。 麦草中不溶性聚糖的GC、GC-MS分析发现,不溶性聚糖总量从359.2mg/g下降到344.4mg/g;这可能归因于生物处理过程中木聚糖酶的降解作用。 用酸性二氧六环水解法分离微生物处理前后的麦草木素,以及漂白前后的浆中木素,并对麦草木素进行了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后麦草木素中紫丁香基和愈疮木基含量都变小;木素亲水性增加。对漂白前后浆料木素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漂白后纸浆白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羰基等发色基团的减少。
其他文献
烟草生态经营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有助于增加经济利益,提高烟草营销的目的性与时效性.在烟草生态运营中,要保证烟草生态的售前营销,遵循烟草生态的售中营销,遵循烟草生态的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当前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三资”具体指的是农村的“资金、资产以及资源”.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切实保障农民“三资”权益,对
现代信息社会中,新媒体逐渐成为公众了解外界的主流媒体,不仅带来更为开放自由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具有公众解压阀的作用,公众不仅可以自由的宣泄、反应自己的诉求,随时随地揭
建立了黄连药材中小檗碱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方法:缓冲溶液:0.05mol.L-1的磷酸盐溶液(pH=8.0)+20%甲醇;运行电压:20kV;检测波长:254nm。并对缓冲溶液种类、pH值、浓度及有机溶剂的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红麻全秆KP—AQ法蒸煮制麻地膜用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8﹪(以NaO计),硫化度25﹪,最高温度165℃,保温时间150min,蒽醌用量0.05﹪,液比1:5.在此条件下蒸煮所
学位
核能作为当今世界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核主泵关键零部件的制备技术成为制约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一道瓶颈,而核主泵推力轴瓦作为核电领
我们首先对蔗渣进行筛分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AX)对原料、除髓和未除髓浆料及黑液中的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利用SEM-EDAX研究
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共性、个性的视角剖析了宣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制约瓶颈;从解放思想、成本要素、人才积聚、优化环境、抢抓机遇、基础设施、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众多防伪材料中,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以其各项优异性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在防伪材料领域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该类型材料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本文旨在合成一种二芳基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