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大鼠MCs细胞常规培养于含10% FBS的生理糖(5.5mmol/L)DMEM中,5%CO237℃培养3~4d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s接种于培养板,达80%融合后弃完全培养基,经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同步静止24h后分组,每组5孔。随机分为6组:低糖组(LG组,5.5mmol/L葡萄糖),作为正常对照;高糖组(HG组,30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对照;乙醇对照组;高糖+蜕皮甾酮组(EDS组,设不同浓度梯度);高糖+苯那普利组(10mg/L)。分别作用12、24、48h进行如下检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FN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olⅣ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及Smad7 mRNA的表达。
结果:①蜕皮甾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LG组比较,HG组12h、24h、48h的OD值显著增大(P<0.01),与LG组比较,EDS在浓度>1×10—5mol/L时OD值显著下降(P<0.01);EDS1×10—6mol/L组各时间点及1×10—7mol/L组24h、48h OD值下降,与H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②FN含量的变化:与LG组比较,HG组12h、24h、48h FN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HG组比较,EDS1×10—6mol/L组12h、24h、48h FN含量均有降低(P<0.01或P<0.05),EDS1×10—10、1×10—8mol/L组各时间点F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olⅣ表达的变化:LG组仅有极少ColⅣ阳性表达细胞,甘露醇组和乙醇组与LG组无显著差异(P>0.05),HG组阳性细胞最多、棕黄色最深,与LG组有显著差异(P<0.01),EDS组次之,苯那普利组最少,与HG组有显著差异(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无显著差异(P>0.05);④TGF—β1及Smad7 mRNA的表达:与LG组比较,HG组24h Smad7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24h、48h TGF—β1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HG组比较,24h、48h EDS组及苯那普利组Smad7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GF—β1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之间Smad7、TGF—β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⑴蜕皮甾酮在浓度>1×10—5mol/L时对MCs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⑵蜕皮甾酮可抑制高糖诱导的MCs增殖。⑶蜕皮甾酮能减少高糖培养大鼠MCs细胞外基质的增加。⑷蜕皮甾酮能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