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一种东西比拟成另一种东西。正如《大英百科全书》所言:“隐喻是一种修辞,暗指两个不同实体之间的比较。它与明喻不同,明喻常用‘像’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然而,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打破了传统的隐喻理论。他们的隐喻观被称为“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该理论的提出完成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Steen,1994:3)。该理论认为隐喻是我们认知世界并对其加以概念化的一个主要的而又必不可少的方法(Lakoff,1993:204)。当前的隐喻研究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空间隐喻的研究是近年来隐喻研究的重点。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它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的目标域上(Lakoff&Johnson,1980)。而时间是极其抽象的概念,借助空间概念及其范畴来认知时间,完成了时间的空间隐喻化。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英汉时间空间隐喻。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英汉时间空间隐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1)尽管在语言层面上英语和汉语存在很多不同的表达,但是他们在概念层面上却有着相同的概念映射,即从具体的空间概念到抽象的时间概念的映射;2)英汉语中都存在着三种基本的空间认知模式来构建时间的概念。“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型及“时间和自我同时在动”型。另一方面,英汉时间空间隐喻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对于时间取向而言,中国人既面向将来,又面向过去,而英美人只面向将来。这是英汉文化中关于概念隐喻的一个重要而又显著的差异。英汉民族在时间空间隐喻上的共性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由于其相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经验;而两者之前的差异性也可以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等方面得到合理的解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就广度和深度而言,本研究还显得远远不够,需要大量的语料证明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使其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