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人毕生追求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而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因患艾滋病甚至因艾滋病去世,造成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儿童可能受到各种社会排斥,以致影响到自我同一性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重要影响因素。选取艾滋病感染严重地区5~9年级111名父母一方或双方是AIDS患者或HIV病毒携带者的青少年,即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简称“涉艾青少年”;对照组为相同班级157名父母不是AIDS患者或HIV病毒携带者的非艾青少年,另有19名教师接受了问卷调查。以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EOM-EIS-Ⅱ(Adam,1986)调查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及特点,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Olson,1982),自编的青少年社会排斥问卷、基本信息问卷和教师问卷,及青少年个别化访谈提纲进一步探讨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随年级而发展。人际关系领域同一性延缓与获得状态得分随年级升高显著增加,但初三在人际延缓上出现后退;意识领域及总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上小学和初中无显著差异。2.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在总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上并无性别差异;在人际关系延缓状态,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意识领域,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并没有性别差异。3.小学阶段,同一性早闭状态,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得分高于非艾青少年,但到初中阶段,结果刚好相反。无论小学还是初中,同一性扩散、延缓及获得状态,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与非艾青少年无显著差异。4.父母去世对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尤其是在总的同一性获得状态,母亲去世对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影响显著。5.家庭亲密度同意识扩散、总的扩散状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人际关系早闭、意识延缓、人际关系延缓、以及总体的早闭、延缓、获得状态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家庭适应性对意识领域和总的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负相关。6.从总体上看,社会排斥促进了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根据研究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促进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并对此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作了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