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是目前唯一可能早期发现并可预防的妇科肿瘤。近年来,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除此之外,许多专家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形成,因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关系即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CD34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方面的意义,以期判断它们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51例宫颈癌手术标本、10例慢性宫颈炎标本及40例癌前病变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处理,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应用HE染色确定其分级、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V-9000二步法分别检测中期因子和CD34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三种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中期因子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中出现清晰棕黄色颗粒作为MK染色阳性判断标准,否则为阴性。MK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I)、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CINII)、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III)、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20.00%、25.00%、56.86%。CD34阳性为血管内皮细胞呈棕黄色,血管密度计数时参照Weidner方法进行,首先在低倍镜(×40)下扫描,寻找肿瘤内清楚的血管染色且微血管密度最多的区域(热点),然后在×200倍镜(×20物镜和×10目镜,面积为0.739mm2)下计数肿瘤内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数目,肿瘤硬化区和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的微血管不作为计数对象,只作内对照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任何呈棕黄色的阳性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且与邻近血管、肿瘤细胞和其它结缔组织成分清楚分开即为一个能够计数的微血管。肌层较厚及血管管腔面积大于8个红细胞直径的血管均不记数。共计取4个视野,取平均值作为MVD列入分析。CD34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I)、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CINII)、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III)、宫颈癌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9.34±5.26、10.23±5.21、11.08±5.34、12.05±5.42、24.15±5.45。2.MK及MVD在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III的表达两两相比较,彼此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MK及MVD在慢性宫颈炎组与宫颈癌组中的表达差异相比较,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4.MK及MVD在CIN组与宫颈癌组表达相比较,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5.MK及MVD在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MK及MVD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P <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大小、病理分型无关(P >0.05)。MK与宫颈癌组织分化有关( P <0.05),而MVD与宫颈癌组织分化无关(P >0.05)。6.中期因子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51例宫颈癌病例中,29例中期因子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和22例中期因子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微血管密度均值分别为25.76±5.63条/高倍视野和22.04±5.48条/高倍视野,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1. MK在慢性宫颈炎,CIN,宫颈癌中随着病情的进展表达均逐渐增强,提示MK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 MVD在慢性宫颈炎,CIN,宫颈癌中随着病情的进展均逐渐增加,提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形成。3.MK及MVD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提示MK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中期因子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重要的诱导因素。中期因子表达水平能反映宫颈癌的进展程度,并能调控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4.MK及CD34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5.MK可作为临床有价值的治疗靶点,通过阻断中期因子的产生或拮抗其功能,可以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因此MK可以作为评价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6.联合检测MK和CD34对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