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里-外”是一对具有明显的特征的反义词,同时它们又是表方位意义的词。“里”表示的是事物内部的空间范围,“外”则表示的是具有或抽象为空间关系的事物的外部范围。反义方位词“里”、“外”不论是在语义特征,还是在语法功能的分布上,都存在着广泛的不对称性现象。本文旨从方位词“里”、“外”着手,探讨反义词的不平衡发展。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引出反义词的不平衡性。古人早就提出“相对为文”,“相反为义”;直至现代黄伯荣、廖序东对其下了较为简单定义。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反义词和方位词的教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其次,立足于对反义词教学、汉语词汇研究以及反义词不对称现象的新视角这三个角度对本文的研究意义予以肯定,使得本文具有了较高的研究价值。再次,综合并整理了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导论的后半部分主要交代了研究方法,同时例举了文章的语料来源,针对不同的语体作了不同的说明。第二章主要是对反义方位词“里”、“外”进行了历时的和共时的考察。文章以“里”、“外”的现代汉语语义为基础,例举了各个语义义项,并对其进行了比较,之后则是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表示方位意义的义项的发展趋势,然后从认知学的隐喻域角度对“里”、“外”这种语义演变的趋势作了解释。第三章主要描写的是“里”、“外”的共时分布情况以及具体的不对称分布有哪几种表现。文中共时分布集中在词法和句法分布上。第四章是对“里”、“外”的不平衡分布的原因的分析,分为语言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第五章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里”、“外”的偏误分布及其原因分析,主要是针对“里”类方位词的偏误分析。将“里”类方位词的习得分为语义和语法功能的习得,由此在语料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偏误形成的具体原因。第六章结语部分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和概括,将本文的研究问题简单归纳,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在更深层次上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