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生活中,人类离不开交际,而交际活动主要通过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进行。非言语手段又称为副语言,多年来,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副语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明确了副语言的定义,并将其重新划分为身体语言、服饰语言和环境语言三大类别,同时断言,这三类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更是他(她)向读者传递写作主旨意图重要手段。作者常通过副语言手段刻画人物,间接地向读者交代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让读者觉得他们有血有肉,真实可感,从而通过作者对他们的副语言描写,逐步深刻地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言语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让译文充分再现原作的风姿,使其中人物同样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必需在注意译好作品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同时,在副语言的处理上下足功夫。而副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言,具有民族文化特征。译者在翻译副语言时,势必受到两种语言规约和文化规约的限制。因此,针对副语言的翻译,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在不违背两种语言、文化规约的前提下,向目标语读者传递原作包括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内的各方面信息。就此而言,译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会影响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效果的实现。 迄今,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副语言的翻译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与研究,但是对于副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之特性,以及如何借助言语行为理论指导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副语言翻译处理,目前还少有人关注。本文通过对副语言的语言特殊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枢纽(交际性言语行为),而且作者也是通过副语言间接地向读者传达其言外之意(即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将副语言看作交际性言语行为以及间接言语行为,并试图以意图和规约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所体现的人物副语言之翻译策略。本文最终得出结论,只有充分考虑副语言作为间接言语行为和交际性言语行为所传达出的意图力量和汉、英语言、文化的规约力量,对人物语言,尤其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副语言,予以仔细揣摩,达到充分理解之后,才能采取最恰当的翻译方法,加以恰当的翻译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