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3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及武汉市第一医院骨科住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病人36例,女性病人44例,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61岁,其中左侧骨折38例,右侧骨折43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3组:A组29例,采用PFNA内固定,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2.2±2.3)岁;B组31例,采用DHS固定,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1.1±2.4)岁;C组20例,采用Gamma钉内固定,男9例,女11例,年龄61~84岁,平均(71.5±2.1)岁。经过统计学的检验,3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或全麻。1)麻醉满意后,经过骨科牵引支架牵引,手法闭合整复骨折,保持牵引状态,PFNA组的患者在大粗隆的顶点上方纵形小切口切开,以手触摸定位大转子顶点的偏外侧处,在该处经电转打入导针,透视见见导针位于髓腔内,且位置良好后,扩髓,通过导针插入带导向器的主钉,安装导向器的套筒,经过套筒将导针打入股骨颈内,透视见导针距股骨头离关节面5-10mm,向股骨颈内打入防旋刀片后锁定,通过导向器定位,远端切开微小切开,钝性分离,插入套筒后,转孔测深后,拧入合适锁定钉,透视见锁定钉穿过主钉钉孔,安装尾帽。2)麻醉满意后,经过骨科牵引支架牵引,手法闭合整复骨折(复位不满意时可考虑切开复位),DHS组患者在髋关节外侧行纵行切开,逐层分离,电凝止血,显露出大粗隆及股骨的上端,将加压螺钉导针打入股骨颈内,透视见位导针位于股骨头关节面下5-10mm后,安装加压螺钉,透视见加压螺钉位置满意后,安放侧方钢板是钢板紧贴股骨干表面,转孔测深,安放皮质骨钉。3)麻醉满意后,经过骨科牵引支架牵引,手法闭合整复骨折,保持牵引状态,Gamma钉组患者在股骨大粗隆尖纵行小切口切开,手指触摸定位大粗隆的前中1/3交界偏内侧处,在该处电转打入主钉导针,扩髓,插入主钉,通过导向器,安装套筒,打入拉力螺钉导针至股骨头关节面下5-10mm,经过套筒拧入股骨颈内的拉力螺钉,通过导向器定位,远端切开微小切开,钝性分离,插入套筒后,转孔测深后,拧入合适锁定钉,透视见锁定钉穿过主钉钉孔,安装尾帽;4)3组患者手术均在C型壁透视下指导进行的,手术后对手术切口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确保引流管在伤口内部未与软组织固定,术中及术后1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中医三期辩证中药内服治疗;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的出血量的多少、骨折愈合的时间长短、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高低。结果:治疗效果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判定,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采取100分制,分别对疼痛(44分)、功能(47分)、关节活动度(5分)及肢体畸形(4分)4个项目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评分情况。随访6~12个月,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PFNA组及Gamma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DHS组(P<0.01);术后6个月,PFNA组及Gamma钉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DHS组(P<0.01);PFNA组及Gamma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DHS组最高(P<0.01)。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FNA与Gamma钉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两者预后明显优于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