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012—2015年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并掌握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的污染基线及变化趋势,发现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解决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提供数据支持与保障。方法:2012~2015年吉林省吉林市部分市售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来自《全国食品污染物填报系统》与《全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数据汇总系统平台》。监测点为吉林市市辖区(昌邑区、龙潭区、船营区、丰满区)以及5个县级市(永吉县、蛟河市、桦甸市、磐石市、舒兰市)。采样点类型包括餐饮环节(餐饮店)、流通环节(农贸市场、商店、超市、专营店、便利店、网店)、种植场、养殖场、零售加工店等。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7类食品602件样品,监测项目有元素类污染物、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监测16类食品1064件样品,监测项目为食源性致病菌共11项。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食品种类构成等一般信息,率描述食品、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阳性、超标情况,计算各类检出率、超标率、阳性率等指标。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采集茶叶18件,监测农药残留,农药检出率为37.9%,各类农药在各类茶叶中的检出率有差异(?2=9.021,P=0.029)。2采集豆类制品14件,非食用物质工业染料碱性嫩黄、碱性橙2、酸性橙Ⅱ均未检出。3采集啤酒10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60%;葡萄酒30件,氨基甲酸乙酯检出率20%。4采集禽畜肉19件,指示性多氯联苯(以脂肪含量计)全部检出;采集熟肉制品107件,非食用物质均未检出,亚硝酸钠全部检出,其中24件超过国家限值(≤30.0mg/kg),超标率为22.4%。5采集新鲜蔬菜165件,农药残留项目中仅氯氰菊酯有检出,检出率为1.8%,元素类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检出。6采集鲜冻水产209件,非法添加物均未检出,元素类污染物有不同程度的检出。7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阪崎肠杆菌阳性率为4.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率为5.4%;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0.8%;蜡样芽胞杆菌阳性率为21.2%;沙门氏菌阳性率较低为0.4%;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均未阳性检出。结论:1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根据数据分析,吉林市部分市售食品中,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问题并不严重;蔬菜及鲜冻水产品中元素类污染物检出率较高,但仍处在相对安全的水平;啤酒中真菌毒素检出率较低;豆制品、鱼类中尚未发现添加非法添加物的食品;熟肉制品中,护色剂亚硝酸钠超量使用的情况仍然严重。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普遍较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相对较高,存在卫生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