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果实质地有明显差异的溶质性李‘海湾红宝石’(Prunus salicina Lindl.cv.Gulfruby)和半溶质性李‘美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cv.Beauty)为主要试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果实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动态和影响果实软化的主要酶的活性变化,以期探讨李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和影响溶质性果实采后软化的主要原因。以‘海湾红宝石’为试材,进行采前喷钙处理,分析采后果实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探讨提高李果实贮藏性能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溶质性‘海湾红宝石’和‘李86—7’(Prunus salicina Lindl.cv.Plum 86-7)为试材,运用不同的采后处理技术对红熟果的果实进行处理,分析各处理对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探讨适宜的提高李果实贮藏性能和延长果实室温条件下贮藏期的方法和技术。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 果实的色泽可以作为李果实采收成熟度的标准。在室温贮藏条件下,黄绿果、半熟果、红熟果等三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海湾红宝石’李果实的贮藏期分别为7d、5d、4d,且半熟果经贮藏软化后的果实品质指标与红熟果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黄绿果经贮藏软化后的果实TSS含量显著低于红熟果。‘海湾红宝石’李果实的适宜采收成熟度为半熟果,果实的色泽约为-2.0左右,硬度为8.5×105Pa左右。 2 在采前果实生长期进行喷钙处理后的果实,果肉的硬度和果实内的淀粉含量在采后初期都显著高于对照,但3d后淀粉含量迅速降低。采前喷钙处理可以提高采后果实TSS含量,但对果实室温条件下的贮藏期和其它品质指标影响较小。 3 采后热激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果实的室温贮藏期延长3d。果实热激处理后表现为淀粉和果胶的降解变缓,乙烯(C2H4)的释放量降低,热激处理后果实的风味和外观品质与对照果实相比无显著差异。 4 采后低温光照处理的果实与对照果实相比果实的转色速度相近;但低温光照处理可抑制果实淀粉的降解,在转为室温贮藏后,其淀粉的降解恢复。 5 采后水杨酸(SA)浸果处理可抑制李果实乙烯释放,减缓原果胶降解速率,对果实采后的风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小。三种浓度的SA处理都能延缓李果实的软化,但以0.05mmol/L的SA处理的效果最显著,0.5mmol/L的SA处理效果次之,而5mmol/L的SA处理效果较差。 6 ‘海湾红宝石’果实的乙烯释放高峰值显著高于‘美丽李’果实乙烯释放的高峰值,且‘海湾红宝石’果实的乙烯释放高峰期与‘美丽李’果实相比提前6~8d。‘海湾红宝石’果实的淀粉和原果胶含量低于‘美丽李’果实,但采后果实淀粉和果胶迅速降解,而‘美丽李’果实采后淀粉和果胶的降解速率比较缓慢。7‘海湾红宝石’果实的软化主要是由于淀粉和果胶的水解。淀粉的水解主要由 淀粉酶的活性升高引起;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果实软化的整个过程 中变化较平缓,而果胶甲酷酶(PME)活性随着果实的软化急剧升高。低温条 件下,‘海湾红宝石’果实的软化变缓,主要是由于低温条件下淀粉酶的活性显 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