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地和浅水油气开采已接近峰值,深水油气开始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海洋平台是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重要的超大型焊接钢结构,随着其日益大型化,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其关键结构处的异种钢焊接接头成分、组织和性能严重不均,应力集中程度高,易失效,严重制约了海洋平台的安全长效运行。本论文选取海洋平台桩腿用钢EH36与齿条板用钢ASTM A514 Gr.Q为对象,研究了其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的焊接性,并通过接头的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和模拟海水腐蚀行为分析,重点探究了熔合比和焊后热处理次数对接头的影响,以期为该异种钢更优质焊接接头的获得奠定基础,为海洋平台建造单位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工作如下:系统制定了预热温度、焊接线能量、层间温度、熔合比和焊后热处理等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试验。采用金相组织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模拟海水浸泡试验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试验钢对所选焊接工艺的适应性,着重分析了熔合比和焊后热处理次数对接头的影响。测定了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电化学位,分析了接头内部的电偶腐蚀倾向,并与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相结合,全面评价了其腐蚀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异种钢焊接时,熔合比越大,两侧异种母材所占的比例越小,熔敷金属成分越均一,焊接接头性能越好。回火热处理过程从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尤其是焊接时与母材冷铁直接接触,相当于进行了淬火处理的热影响区的残余应力。冲击韧性正比于混合断口中的韧窝比例,三次热处理接头的冲击韧性值有明显下降,这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组织的长大有关。该异种钢焊接接头各区域存在组织和成分的差异性,腐蚀电位不同,无论是否进行热处理,均不能消除这种差异性。焊缝和热影响区电位相对母材较低,为阳极。故海洋腐蚀环境下必须将焊接接头的防腐蚀做到最好,以避免相对母材面积较小的焊缝和热影响区形成“小阳极”,形成焊接接头的局部优先腐蚀,造成海洋平台钢结构的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