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足迹(Human footprint)是指人类发展对景观格局或植被结构及组成造成的物理变化,是引起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20年里,我国人类足迹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人类足迹正逐步向濒危物种的分布区渗透。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我国中部一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但是近年来其野生种群数量仍然呈下降趋势,且现存分布区内人类足迹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人类足迹对其种群和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保护管理政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其现存分布区的东部区域——大别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近20年实地监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CA-Markov分析法,分析了大别山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LULC)变化;然后借助模型分析了白冠长尾雉近20年的适宜栖息地变化趋势,阐明2001-2002年至2018-2019年期间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同时评估了其适宜栖息地破碎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分析了人类足迹近20年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人类足迹背景下,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动态及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人类足迹变化情况,旨在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及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主要结果如下:(1)耕地和林地是大别山区近20年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总面积的88%。2000-2015年,大别山区的人类设施面积增加比率超过64%;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耕地、林地、水域则不同程度地向裸地转变。对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结果表明,大别山区人类设施的面积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增加区域较为分散,这可能将进一步加剧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破碎化。(2)2001-2019年间,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且适宜分布区变得更加狭长,适宜分布区的平均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向大别山最高峰方向移动。(3)人类足迹遍布大别山区。大别山区任一位置的10 km范围内均存在道路及建筑用地。2001-2002年95%的土地在1.28 km内存在道路,在4.27 km内存在建筑用地,而2018-2019年上述数值变为0.75 km和0.96 k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8-2019年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受与建筑物距离的显著影响,随距离建筑物越近,白冠长尾雉出现的概率越低。大别山区建筑用地密集程度加剧,增加了白冠长尾雉生存的潜在威胁。此外,白冠长尾雉种群个体多分布于距离风电塔12 km范围内。虽然大部分白冠长尾雉及风电塔分布于海拔100-900 m范围内,但白冠长尾雉在海拔100-500 m范围内更多,而海拔500-900 m范围内风电塔更多。(4)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道路长度和建筑用地面积在2018-2019年比2001-2002年均呈现增长趋势。2001-2002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与农田、铁路及国道的距离,而2018-2019年则主要为海拔和与风电塔的距离。同时,2018-2019年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在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且相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适宜栖息地比例更高。这些结果表明,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受到人类足迹的渗透,平衡好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挑战;同时,在未来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亟需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了解,以期在充分考虑物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