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分析企业的出口行为,并大多基于完全金融市场的假设。当考虑完全金融市场时,企业可以发现投资者并融得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从而实现出口。一旦考虑到现实中的不完全金融市场,企业必然面临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此时,企业出口需要克服的固定投资可能受到融资因素的影响。那么是否融资约束也作为企业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了影响?Chaney(2005)最早将流动性约束纳入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重要性,其认为融资约束是异质性的另一个表现,只有融资约束低的企业才能够克服出口沉没成本进入出口市场。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还存在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即国有企业能够持续获得稳定的贷款,而民营企业却难以取得与之平等的金融地位。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表明:中国是80个样本国家中融资约束最严重的国家,80%的民营企业将融资约束视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Claessens和Tzioumis,2006)。融资约束作为企业异质性的一种表现在中国尤为明显,因而,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对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缓解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对于融资约束比较严重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出口而言必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仅有极少数学者关注了企业融资约束对于出口的影响,这些研究又多是基于企业出口决策的实证检验,而对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强度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没有统一的定论,也缺乏相关的机制分析。对此,本文从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角度出发,系统分析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影响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因素,以期为我国企业出口提供政策上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以及创新点。第一章简要回顾金融因素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相关文献,理清从金融发展对出口影响到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影响的发展脉络,以此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新新贸易理论出口沉没成本的理论逻辑出发,基于企业层面数据使用probit估计方法详细阐述了融资约束异质性对企业出口参与行为的影响。第三章首先探讨了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扩张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经验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不同外源融资依赖程度行业出口扩张产生的作用,并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详细考察影响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首先使用微观层面数据进行统计上的佐证,接下来通过使用交叉项的方法,着重分析所有制歧视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融资约束的缓解渠道影响民营企业出口的作用。最后一章总结全文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外源融资约束是企业出口参与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出口参与对外源融资约束的依赖程度因所有制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外源融资约束的降低对出口参与的影响为正,但统计上并不显著;而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则对其出口参与起到显著的作用,企业的外源融资约束程度越低,越可能参与出口。同时,外源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的初始出口,而对于保持出口商地位的作用并不显著。 第二,企业出口规模明显依赖于外源融资约束,外源融资能力越强,企业出口扩张越快。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对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对出口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则对其出口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我们考虑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外源融资依赖特征后发现,外源融资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外源融资约束对于出口的限制作用要明显高于外源融资依赖程度较低的行业。 第三,金融发展程度和外商直接投资能够通过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出口。其中,所有制歧视对出口参与和出口增长的融资约束均起到了挤出作用;对出口参与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均对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约束产生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对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后的出口扩张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均对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约束产生了一定的挤出作用。另外,基于所有制的信贷歧视显著地限制了融资依赖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获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出口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