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介绍水环境系统、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系统阐述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预测问题;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介绍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建模过程、应用软件,探讨了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边界、子系统划分、流程图绘制和模型检验等技术方法,开展了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预测方法研究;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ism PLE,构建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SD模型,应用主成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介绍水环境系统、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系统阐述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预测问题;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介绍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建模过程、应用软件,探讨了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边界、子系统划分、流程图绘制和模型检验等技术方法,开展了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预测方法研究;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ism PLE,构建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SD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法,进行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结合重庆市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设计模拟现状延续型方案,预测了重庆市未来水环境承载能力;根据重庆市未来水环境承载力预测结果,对重庆市未来水环境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模拟,探讨了提高重庆市未来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方案设计及方案优选问题。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可以评价及预测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方法相比传统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有较高的灵活性,操作简单方便,结果更精确,方法更有效,在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面可充分发挥其优势。(2)评价结果显示:重庆市2005~2009年水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2010~2019年水环境压力得到缓解,水环境承载能力逐年提高,且2009年水环境承载能力最弱,2019年水环境承载能力最强;2005~2011年水环境承载力低于15年内重庆市平均水平,2012~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均高于平均水平。(3)预测结果显示:重庆市未来水环境承载能力逐年降低,2019~2030年水环境承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即2019~2030年水环境压力逐年增大。(4)提出了提高重庆市未来水环境承载能力的三种水环境管理方案:控排降污型方案、节水环保型方案和综合型方案,且综合型方案最佳,节水环保型方案次之,控排降污型方案可行。
其他文献
变压器作为电力网络的主要运行设备,其发展状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对变压器的状态评估、故障诊断、油中溶解气体浓度预测进行研究,可及时发现变压器潜在隐患,制定检修计划,为运维人员决策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以上述三个方面开展了以下研究:(1)针对变压器运行状态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难以有效评估变压器实际绝缘状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首先确定反映变压器运行状况
随着我国现代输电网趋于一体化,架构以超/特高压输电系统为主体的现代智能电网发展迅速,其中半波长输电线路能解决经济发达地区电力消纳需求,是搭建现代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网的可行方案。因此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减少非计划停电时间,保证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网的电能可靠供给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理论推导为切入点,结合单端和双端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基本原理,在推导过程中分析出输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架构多样化发展,“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传统机组占比不断下降,导致系统转动惯量不足,调节能力下降,系统频率波动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可实现对负荷扰动的快速平抑,将系统频率维持在规定范围。但随着新能源规模化并网,给区域频率控制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改进区域负荷频率控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电能需求量的激增,在大力建设电网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做好电力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中核心的设备之一,由于长期暴露在环境复杂的地区,容易受到自然条件或人为的影响出现异常现象。在各种检测指标中,弧垂角是衡量输电导线安全状态的关键度量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弧垂角的变化是一个具有累积效应的缓慢过程,因此对弧
信息物理系统是融合通信控制、互联网络、硬件设备以及综合计算于一体的多维智能体系架构,复杂、多变、高数据并发的环境使其网络安全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借由软件定义网络接口开放化、控制统一化以及应用可编程的性质,对全局网络流量进行细粒度的集中感知,为信息物理系统的异常流量检测提供了较优的可行性思路。本文主要研究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软件定义网络异常流抽样检测方法,论文采用流量抽样与异常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多能量流耦合与协调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发展为解决能源与环保问题提供手段,得到了全球能源领域的普遍重视。IES能够整合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相互耦合,打破不同传统能源系统间互不联系的固有壁垒,实现不同能源互补集成和梯级利用,提升系统整体能效和清洁能源消纳率,对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的变革具有重大意
泥石流是一种由碎石、泥土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爆发受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山地分布广泛,尤其是西南地区,是泥石流多发区域,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泥石流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本文从泥石流敏感性评价(空间地质特征)和降雨型泥石流预测(时间累积效应)两个角度出发,选取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云南省东川区进行泥石流时空概率评估预测:空间
本文对云龙水库流域的生态流量影响和河流健康展开定量研究,以云龙水库和双化水库断面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的DEM、土地利用、土壤及水文数据建立了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探究了SWAT模型在流域内的适用性;通过改进的Tennant法得到了研究断面的模拟月生态流量过程,基于此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和降雨气温对生态流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分析并评价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出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结合了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在满足用户不同能源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增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灵活性。然而,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系统在能源传输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在长距离输送方面,热能损耗相对较大,而电能损耗相对较小且无时延,具备天然的输送优势;在能量储存方面,电能无法大规模储存,而热力系统是一个大惯量系统,具备天然的储能特性。由于电、热系统存在上述的
随着传统能源面临的过度开发、大气污染和能源安全等危机逐渐显现,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具有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目前缓解能源供应矛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受到环境、地域及自身特性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根本无法满足能源供应需求。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转换技术,温差发电开始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温差发电的开发利用不受环境和地域的影响,其不仅可以直接利用自然界的热能进行发电,还可将化石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