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在发展,企业融资方式也在随着时代进步,在传统的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的基础上,很多混合型融资工具跃上了资本市场,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这种新型融资工具,其条款设计更加灵活,不仅能够满足投融资双方的需求,也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其发展往往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常常出现“资本厮杀”的现象,因此企业早期的融资压力较大。同时,创业初期企业利润水平较低,内源融资难以支撑企业发展,债务融资又会加大财务风险,普通股融资也会导致控制权的分散,因而一些公司在上市前会选择股权债权结合的手段进行融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就能够同时发挥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者的优势,帮助面临融资困境的企业满足融资需求,克服传统融资方式的不足。那么在该融资工具可行的前提下,实际融资过程中,企业具体的融资动因及应用路径是如何安排的呢?又将会为企业带来怎样的融资效果呢?为了探究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企业融资方式的动因、应用路径及效果,本文结合理论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美团点评和小米集团为研究对象进行双案例分析,通过两家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融资中的异同对该融资工具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对企业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发行动因、应用路径以及在前两者驱动下产生的融资效果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发行动因主要有实现融资需求、保证控制权集中,以及获取投资者支持。二是具体的应用路径主要是从条款设计实现融资开始,并进行投资者的筛选与合作,最终通过企业上市实现优先股转普通股结束。三是该融资方式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另外,企业通过双层股权架构上市后可以避免控制权分散现象的发生。四是相比较简单的筹集资金、使用资金行为,当企业从投资方筛选时就重视投资者与自身业务的关联度,并且加强与投资者的合作,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则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本文选取的美团点评和小米均具有相似的融资困境,融资工具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因此导致了融资效果上的异同。通过案例分析,本文阐述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企业主要融资方式的完整过程研究,以对现有文献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方面的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同时给采用此类融资工具的企业和投资者一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