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传统坐位体前屈测量法(CSR)、改良坐位体前屈测量法(MSR)、单腿坐位体前屈测量法(BS)和椅子坐位体前屈测量法(CSRT)四种测量法在评估股后肌群柔韧性时的信度、效度和安全性差异,试图从中找出一种最为科学合理的坐位体前屈测量方法,有效评价股后肌群的柔韧素质,为我国体质测试改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51名大二男生为研究样本,分别测量四种坐位体前屈(CSR、MSR、BS和CSRT)和股后肌群柔韧性校标(被动直膝抬腿),然后将四种坐位体前屈值与校标测量值的相关性进行比较,以比较不同坐位体前屈的效度差异。同时测量了部分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坐位肩峰高、上肢长、下肢长、肢体比例),以明确影响坐位体前屈的体格因素。每位受试者在坐位体前屈测试后均通过《主观不适度量表》对该测试过程中的产生的不适感进行评分。测量结束后第9天随机抽取了31名受试者重复测试,以检验不同坐位体前屈的信度。研究结果:(1)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CSR测试值分为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不及格”组的CSR成绩显著性低于其他三个组别(P<0.05),“及格”组CSR显著性低于“优秀”组(P<0.05)。体格因素方面,“优秀”组的身高和下肢长均显著性低于“及格”组(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2)MSR与所有的体格类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BS、CSR和CSRT均与肢体比例(上肢长/下肢长)显著相关。BS与肢体比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3(左腿)和0.277(右腿),P<0.05;CSR与肢体比例的相关系数为0.352,P<0.05;CSRT与肢体比例的相关系数为0.316(左腿)和0.285(右腿),P<0.05。(3)在重复信度检验中,四种坐位体前屈前后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CSR=0.976,MSR=0.926,BS(左腿)=0.940,BS(右腿)=0.921,CSRT(左腿)=0.987,CSRT(右腿)=0.986。(4)以被动直膝抬腿(PSLR)为校标,CSRT与PSLR的相关系数最高(左腿:0.558,右腿0.713,P<0.01),CSR次之(左腿:0.557,右腿0.701,P<0.01),MSR最低(左腿:0.476,右腿:0.620,P<0.01)。(5)主观不适度量表评分显示,CSRT的不适感评分显著性低于其他三种方法(P<0.05)。研究结论:(1)改良坐位体前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肢体因素的干扰,其他三种坐位体前屈测试值受到肢体长度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来自于下肢。一定范围内,下肢长度越长,测试值越低。(2)在评估股后肌群柔韧性信度方面,改良坐位体前屈的可重复性较差,信度最低,椅子坐位体前屈的信度最高。(3)在评估股后肌群柔韧性效度方面,椅子坐位体前屈的效度最高,传统坐位体前屈次之,单腿坐位体前屈和改良坐位体前屈效度相对较低。(4)根据受试者的主观不适度量表测试,椅子坐位体前屈在测试过程中的不适感最低。(5)综合考量四种坐位体前屈的优缺点,本研究认为在评估股后肌群柔韧性时,椅子坐位体前屈是一种兼顾高信效度、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