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额蟋属Itara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ea,由Francis Walker于1869年以Itara serica Walker,1869为模式种建立。该属目前共记载1 0亚属57种,大部分种类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地区。中国目前记载8种,均分布在我国南方。该属昆虫外部形态极为相似,已知种类仅能通过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区分。我们对中国分布的额蟋属种类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时,发现大多数物种的分类特征是清晰的,但仍有很多个体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差异似是而非,难以鉴别。而这些形态差异细微且多样的个体的物种归属更无从确认。鉴于前期研究多采用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缺少应用分子标记对其鉴别。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该类群开展分类研究,以期为形态鉴定无法明确的内容提供必要的辅助信息,达到明晰物种关系的目的。本研究应用DNA条形码COⅠ与16S rDNA基因片段,基于距离法与树形法(邻接法(NJ)和贝叶斯法(BI))对中国额蟋属种类进行鉴定以及隐存多样性探究。结合 16SrDNA-COⅠ-COⅡ 与 16SrDNA-COⅠ-COⅡ-Cytb 序列,基于邻接法(NJ)与贝叶斯法(BI)对中国额蟋属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利用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一些个体及个体间雄性外生殖器多样的形态表型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其群体间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关系等总结表型多样的规律和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实验通过对云南、广东、海南、深圳等地采集的额蟋属316只雄性个体外生殖器特征的分类研究,将其划分为8个物种。(2)应用DNA条形码COⅠ与16SrDNA基因序列对额蟋属的7个种进行分类鉴定以及隐存多样性研究,将越南额蟋I.vietnamensis、似膜额蟋I.communis、双突额蟋I.dicrana归于越南额蟋种团Itara vietnamensis group。小额蟋I.minor、缺叶额蟋I.denuate、宽膜额蟋I.aperta、响亮额蟋I.sonabilis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相一致,它们分别为不同种类。分子实验的数据显示,该类群形态学研究较为彻底,研究材料中并无隐存种的存在。(3)在应用DNA条形码16S rDNA与COⅠ基因序列对额蟋物种鉴定的同时,亦对这两个条形码基因的应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们均可对额蟋物种进行区分,但COⅠ基因的识别效率优于16S rDNA基因。(4)利用 COⅠ、16SrDNA、16SrDNA-COⅠ-COⅡ、16SrDNA-COⅠ-COⅡ-Cytb基因序列,基于邻接法(NJ)和贝叶斯法(BI)对7种额蟋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根据两种建树方法的原理,以置信度较高的贝叶斯树为参考,推测中国额蟋属7种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为(响亮额蟋 I.sonabilis+(宽膜额蟋I.aperta +(越南额蟋种团(越南额蟋I.vietnamensis、似膜额蟋 I.communis、双突额蟋I.dicrana)+(缺叶额蟋I.denudate+小额蟋 I.minor))))。(5)利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越南额蟋种团Itara vietnamensis group 3物种(越南额蟋I.vietnamensis、似膜额蟋I.communis、双突额蟋I.dicrana)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阳茎基背片整体形状(侧而观)及变化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越南额蟋种团3种额蟋的阳茎基背片在大小及形状(侧面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线粒体16SrDNA-COⅠ-COⅡ基因单倍型序列,通过计算其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基于邻接法(NJ)与贝叶斯法(BI)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不存在遗传距离上的差异,且未表现出同种个体或同一地理种群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推测以上雄性外生殖器形态有明显差异而线粒体DNA序列不能明显区分的现象,是由核基因的正选择所引起,而线粒体中不存在与其相关的正选择基因。即其形态变异主要是由控制生殖器形态的核基因变异导致的,由于其变异时间较短,或此类变异没有导致生殖隔离,从而在线粒体基因上没有积累更多的、能够将其彼此区分的变异。但本研究未涉及该方面的内容,故越南额蟋种团三物种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多样性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