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理论是探讨国际贸易与分工发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如果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出版)算起,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前行,过去40多年间的国际贸易展现出与历史时期迥然不同的当代特征,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这些新的贸易现象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些不同的特征包括发展中国家制造品出口大幅度增长(Helleiner,1973);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与国内生产中间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Feenstra,1998)等,也包括作者通过观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贸易实践所发现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造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份额中超越初级产品,其中,中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和高级技术密集型制造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中最大的类别;中国产品贸易,也有类似的变化。这一现象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推测相背。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分工应是如下格局: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要素相对丰裕,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应该在国际分工中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则相反,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作者试图在国际贸易理论更广泛的范围内来寻找答案,却无功而返。到底是什么样的国际分工形态促使了这一新贸易形态的出现呢?不难发现,与历史时期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当代国际分工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某个产品的生产,被分解为不同模块,包括不同的零部件和不同的生产阶段,在空间上分布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形成以零部件和生产阶段为对象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