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潜在失效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和世界上高产气井发生过一系列的重大事故,塔里木油田有许多高产气井发生管柱泄漏、断裂问题,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在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和塔里木油田现场油管柱失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屈曲、振动以及含有腐蚀坑缺陷的失效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管柱失效预防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高产气井中,封隔器与管柱活塞效应、鼓胀效应、温度效应以及螺旋弯曲效应和流体摩阻效应的力学数学模型,基于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油管柱中天然气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数学模型,为管柱屈曲问题分析提供了数学模型。(2)建立了油管柱横向振动、纵向振动以及油管柱固有频率的计算数学模型以及管柱瞬态振动的数学力学模型,可用于分析和研究管柱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变化,为高产气井中气体的诱发管柱振动以及油管柱耦联振动分析提供了数学模型,同时为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潜在失效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建立了高产气井井口到封隔器处油管柱屈曲和振动问题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产气60-150万方研究可得出结论:随着产量的增加,油管底部轴向压力的增大,管柱屈曲逐渐加剧,油管由直线状态逐渐变为正弦屈曲,在高产150万方工况下,油管柱甚至螺旋屈曲状态,管柱的弯曲应力和轴向应力增大,油管与井壁的接触压力逐渐增大,接触点也逐渐增多,导致油管与井壁的摩擦力逐渐增大。(4)当底部轴向力为223kN(150万方)时,大于油管柱临界屈曲载荷172.94kN,接触压力最大值达到53kN,接触压力在接触段分布不均匀。在油套接触位置的顶部发生正弦屈曲,底部发生螺旋屈曲自锁现象。(5)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全井段油管柱振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方法,考虑了封隔器的影响,研究了油管柱横向振动的模态及振型。采用瞬态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油管柱不同位置的纵向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得出油管柱纵向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呈周期性变化,在油管柱的中和点附近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可能导致油管柱疲劳失效。(6)根据对现场腐蚀失效井腐蚀坑形状的调研,建立了具有单个腐蚀坑和具有相邻腐蚀坑缺陷的油管柱模型,分析了腐蚀坑深度、腐蚀坑之间距离以及油管壁厚对油管损伤的影响。得出腐蚀坑深度越深、腐蚀坑之间距离越近、油管壁厚越小,腐蚀坑周围应力越大,甚至超过材料屈服应力,导致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可能产生裂纹,引起管柱断裂。(7)基于以上对油管失效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油管柱失效预防措施,对比了不同材料和管柱结构对油管柱失效的影响。增加容易发生损伤段油管的壁厚;在油管底部加伸缩短节,降低油管柱底部轴向载荷;使用耐腐蚀的钛合金油管等,来预防油管柱的失效。为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对气井油管柱的合理设计和提高油管柱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以及试剂消耗少等优点,已经发展为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并且被广泛地用于食品、环境、临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微量泵静脉补钾在重症低钾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3例重症低钾血症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
基于某公路拓宽改造段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稀浆封层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探讨了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指出碾压是水稳基层磨耗层稀浆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 50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首诊误诊为其他疾病并收治在其他临床科室的57例患者,经过胸腰椎DR、MR
电炉广泛用于炼钢、熔制玻璃、冶炼有色金属等领域,在国防军工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电炉也是高能耗、物耗设备,通过优化其供电曲线可以提高电能效率、降低电费支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目前企业采用单炉用电优化策略,无法考虑群炉最大需量约束,导致电熔镁炉被频繁的分闸、断电,降低了电能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电冶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