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对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先后行21例次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1例患者为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分次行双侧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1例为颈内动脉瘤压迫致颈内动脉狭窄,2例为大动脉炎及1例为烟雾病致颈动脉狭窄,其余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狭窄。患者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64.2岁,男18例,女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颈动脉B超或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初步筛选,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50%的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血管狭窄程度最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标准。对符合入组标准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并研究其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共置入颈动脉支架21枚,其中植入锥形支架15枚,直形支架5枚,覆膜支架1枚,16次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使用了保护装置。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21支颈动脉血管治疗前平均狭窄程度为(83±13)%,治疗后平均狭窄程度为(10±5)%。术中:4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经给予适量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出现血管痉挛,给予适量罂粟碱混入生理盐水经导管缓慢注入后,经10分钟左右痉挛好转。1例患者在退出脑保护装置时出现脑出血症状,表现为昏迷、一侧瞳孔散大等。术后30天内: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的4例患者,返回病房后仍有3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经药物治疗后均逐渐缓解。1例患者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控制血压、降颅压等治疗后症状好转。1例患者出现大卒中,主要表现为失语症状,1例术中出现脑出血的患者于术后2天死亡。术后长期颈动脉B超或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复查以及电话随访1至25个月,发现19例有不同程度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偏瘫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中16例有好转,大卒中及死亡率为10%,1例大动脉炎的女性患者于术后9月出现约60%再狭窄,21枚支架再狭窄率为4.8%。  结论: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手术成功率也高,但应重视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其他文献
准确定位面板薄弱区域、定量评价面板破坏程度对面板坝抗震安全评价至关重要.联合非完全点对点界面和四分树网格生成技术,实现了面板坝面板与垫层接触作用的两级跨尺度精细化
饱和钙质砂地基受到地震、波浪等动荷载作用时会发生液化灾害.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利用细菌分解尿素结晶成矿的地基处理技术.开展了MICP灌浆加固南海钙质砂地基的振
深埋非对称连拱隧道具有几何非对称、结构形式非对称和左右荷载非对称等复杂的力学特性,其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压力演化及荷载计算尚无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可循.面对目前理论研究滞
基于粗粒料蠕变变化规律分析,提出了粗粒料蠕变指数型经验模型及最终蠕变相关表达式.在耦合破碎与摩擦耗能本构模型框架内,将上述蠕变经验表达式嵌入硬化规则,构建了粗粒料弹
土质心墙坝坝顶裂缝是目前高土石坝建设及运行中常遇到的病险,其发生和发展大大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风险.基于扩展有限元的位移模式提出了坝顶裂缝的模拟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瀑布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