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境遇中,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采用以现实问题激活经典理论、以经典理论观照现实问题的方法来开展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研究。首先,明确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特征;其次,运用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集中探讨“现代性的生成”、“现代性的矛盾”、“现代性的超越”等根本性问题;最后,运用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中国现代性建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凸显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试图达到下列目的:在现代性问题域中诠释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提供理论路径;运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和方法来探讨现代性的根本问题,为解决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实践难题提供思想启迪。
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现代性”,就是指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根本特性。与西方思想家主要从观念、文化和价值等单一维度来理解现代性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现代性是一个“总体性”的存在,它并不局限于社会生活的单一方面,而是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由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便开启了一种总体性视野。作为总体性的存在,现代性必然贯穿在现代社会机体的方方面面,要把握现代性,就需要对现代社会进行整体性研究;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不是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专业领域之中,而是一种现代社会理论。将现代性的多方面内容统合在一起正是资本,要把握现代性,就必须紧紧抓住资本的逻辑;因而,马克思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来审视现代性问题的,他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主义批判紧密相关。
马克思从宏观层面揭示了现代性的三个关键环节:“生成与发展”-“矛盾与困境”-“终结与超越”,三个环节层层深入,构成了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和历史上的发展关系。
现代性的生成与发展包含着最终根源、基本动力、社会基础和世界拓展等多重要素。现代性的最终根源是现代生产,它构成了现代性起源中的决定因素和运行中的主导环节,当代“消费社会”仍然受生产逻辑的支配。现代性的基本动力是资本,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从内部推动现代性的不断发展;在后工业社会的知识经济中,资本生产过程主要体现为知识、信息的生产,资本观点可以用来解决“资本还是知本?”的难题。现代性的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内涵自我分裂,而对这种分裂的有效整合是巩固民族国家的必由之路。现代性通过世界拓展而形成全球化进程,“全球现代性”包含着“同化世界”与“分裂世界”的根本矛盾,但同时又表现出“全球治理”的趋势与可能。
现代性的矛盾困境根植于资本的逻辑。资本逻辑决定着现代性的逻辑,资本的内在矛盾引发了现代性的矛盾;资本从“自我实现”走向“自我消灭”的演化趋势,内在地规定了现代性从“自我建构”走向“自我扬弃”的发展方向。资本逻辑从“理性”、“文明”、“进步”和“发展”等多个方面对现代性的矛盾本质起着内在的决定作用:资本导致理性的自我分裂,推动文明进程的根本逆转,引发社会进步的巨大代价,并产生出人的发展的深刻悖论。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现代性的矛盾本质集中体现在“自由民主”的深层悖论中:资本催生自由、平等和民主,却又导致自由、平等和民主走向自身的反面。
现代性矛盾的合理解决要求现代性的“内在超越”。现代性的内在超越遵循资本逻辑的自我克服趋势,资本逻辑不断从内部孕育、推动着现代性的“内在超越”过程。现代性的内在超越并不是走向彻底终结,而是超越了现代性的特定发展形式即“资本主义现代性”,从而走向新的发展形式即“社会主义现代性”。在内在超越中,“可以超越”的是现代性的特定社会形式,“不可超越”的是现代性的普遍物质内容,二者之间具有辩证联系。内在超越最终指向了“社会主义新现代性”的建构。“新现代性”以共产主义运动为实现途径,以“共同活动基础上的自主活动”和“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为社会基础,以“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践目标。
在“中国特色现代性”建构的实践境遇中把握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来观照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现实问题,尤其需要根据资本逻辑来理解当代现代性的矛盾困境与内在超越。资本在拉动中国现代性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影响着现代性的合理发展;尤其是资本与权力的结合构成了当代现代性矛盾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现代性的片面化趋势。要合理地解决当代中国现代性的矛盾,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正确地利用和限制资本,探索内在超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