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殷墟遗址范围内出土的族氏铭文进行统计和梳理,分析殷墟族群的构成和性质,进而对商代晚期殷都的社会结构、聚落形态、家族结构、族群分布以及族群关系等内容进行研究。绪论中,对本文涉及的特定的词汇和概念进行说明,对族氏铭文和殷墟族群的研究史进行了回顾,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一章对出土于殷墟的族氏铭文做了系统的梳理,结合甲骨卜辞等文献,对殷墟所见族群做出了整理和分类,区分出居于殷墟的族群90组(106种)、非殷墟族群5组,以及私名12种,并对族群的性质、延续时间合地域分布进行了逐一分析。第二章着重讨论殷墟族群之间的关系。同墓共出的殷墟族群15组,族群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婚姻关系和赠与关系;复合族氏铭文中所体现的族群关系9组。复合族氏铭文所体现的关系主要分为四类:族群联合、母族与支族的关系、婚姻关系和共同作器关系。第三章,对18组活动于殷都内和外服方国族群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认为其主要关系共有三类:一类是由居于殷墟的族群派出的族群成员;一类为来自外服的方国和族群而居于殷墟的部分成员;第三类是迁徙至各地的殷墟族群。第四章,通过族群在殷墟遗址内的出土资料,分析殷墟族群在不同时期内的居住形态和族邑分布。对特殊铭文,如“”的铭文性质、分布范围和使用人群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