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博物馆的文化性表达模式探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址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目前,全世界都在探索遗址保护的方法,中国也在不断的探索适用于本国国情的遗址保护模式与方法,主要有馆舍博物馆、遗址公园、馆舍博物馆+遗址公园三种模式,此外,馆舍博物馆的设计并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即可,它是历史遗迹和文化的时空再现,必须与文化性紧密结合。遗址博物馆作为馆舍博物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与遗址的结合更为紧密,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受到遗址主体的文化性的影响,但是,目前关于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文化性结合的理论并不完善,本文也试图从以下三个部分来探索遗址博物馆与文化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第一部分首先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然后确定研究范围与内容,即遗址博物馆的文化性表达模式,之后叙述了论文中所采用的五种研究方法,最后交代了论文的结构和框架,概括的交代了文章的骨架和脉络。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分析部分,首先阐述遗址博物馆的基本概念与特性研究,介绍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同时明确遗址文化与遗址博物馆的相关概念,并交代遗址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分类模式和自身的文化特殊性。然后构建了遗址博物馆的文化性表达模式的理论体系,通过环境、功能、形态、技术四个层次与文化性结合的设计来体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大量国内外遗址博物馆的实例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从环境、功能、形态、技术四个层面对遗址博物馆与文化性内容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进行归纳,形成策略,并提出实例佐证,即河南宝丰汝官窑遗址博物馆项目,希望能对以后的遗址博物馆的文化性表达设计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城市间、地域间竞争力的核心。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复兴,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欧美国家和城市开辟的一条全新的城市复兴的途径,且在众多实践中起到
学位
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它的推广、发展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新的方向。虽然目前中国钢结构住宅的各项研究工作刚刚启动
我国高层办公建筑已从以自用型为主转为以租售型为主,信息时代办公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使高层办公建筑出现了复合化、巨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等多种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对高层办公
书院村坐落于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驻地东约一公里,被泰山余脉天池山所环抱,因明代东流书院而得名。山水相间的自然地理环境,恰恰与我国风水理念中的理想选址格局向契合;层级清晰
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及建筑图档综合研究”的子项课题,目标在于系统鉴定现存样式雷图档中3000余件有关圆明园的图档。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城市的快速更新,新城市、新建筑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统城市空间特征的遗失,使城市的地域性特征渐渐地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随着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开展群众体育和普及体育活动的载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建设历史,而我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城市滨河空间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城市的形象塑造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城市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滨河空间环境破坏、开发无序等问题。现阶段对城市滨河空
不确定性是城市规划和开发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城市规划就是要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做出合理恰当的预先安排。当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