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氰化浸金尾渣中大量硫化铜矿由于受到氰化物的深度抑制而难以回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硫化铜矿受抑制及活化过程的微量热动力学规律研究尚属空白。论文筛选了次氯酸钠、焦亚硫酸钠、硫酸铜、双氧水等四种活化剂,采用微量热法对黄铜矿的抑制及活化过程的热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辅以浮选试验及XPS检测技术进行验证分析。量热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所有药剂与矿物的作用均为放热过程。黄铜矿抑制过程的微量热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灰高碱环境中,黄铁矿表面吸附丁基黄药的表观活化能Ea和表观活化焓ΔH≠θ远大于其它环境;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矿物表面吸附丁基黄药的Ea及ΔH≠θ越高,其浮选回收率则越低。各条件下黄铜矿与黄铁矿表面吸附丁基黄药的Ea、ΔH≠θ以及浮选回收率差值的大小顺序为:pH=12(石灰)>pH=12(NaOH)>pH=7>pH=2,且在石灰调矿浆至高碱条件下的各参数差值远高于其它条件,表明只有在以石灰调节矿浆至高碱性环境中,黄铜矿与黄铁矿才可有效分离。氰化钠作用后,黄铜矿表面吸附丁基黄药的Ea、ΔH≠θ大幅上升,吸附难度显著升高;XPS分析结果表明:经氰化钠作用后,黄铜矿表面生成大量Cu(CN)2,N元素浓度大幅升高,而S元素浓度及原子比率大幅降低,呈严重的硫亏损状态。受氰化钠抑制黄铜矿活化过程的微量热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活化剂与受氰化钠抑制黄铜矿的活化反应的Ea和ΔH≠θ大小顺序为:双氧水<次氯酸钠<焦亚硫酸钠<硫酸铜;而分别被四种活化剂活化后的黄铜矿表面吸附丁基黄药的Ea和ΔH≠θ大小顺序则刚好相反,且与受氰化钠抑制黄铜矿表面吸附丁基黄药相比,Ea和ΔH≠θ均大幅降低。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活化剂均有较好的活化作用,且活化效果顺序为:硫酸铜>焦亚硫酸钠>次氯酸钠>双氧水。XPS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次氯酸钠可将CN-氧化,焦亚硫酸钠可将CN-还原为SCN-,硫酸铜的弱氧化性可氧化CN-为(CN)2;经活化剂作用后,受氰化钠抑制而呈严重硫亏损状态的黄铜矿表面S、Fe原子比率均得到大幅回升,接近单矿物水平,而N元素浓度则大幅度降低;各条件下黄铜矿表面N浓度大小顺序为:受氰化钠抑制的黄铜矿>双氧水活化的黄铜矿>次氯酸钠活化的黄铜矿>焦亚硫酸钠活化的黄铜矿>硫酸铜活化的黄铜矿>黄铜矿,而S原子比率大小顺序刚好相反,且与Ea、ΔH≠θ以及浮选回收率规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