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Hamilton提出的最佳性比模型预测,具有单双倍体性别决定机制的榕小蜂,在局域交配竞争(LMC)的影响下,子代的性比偏雌;随着进入斑块的亲代雌蜂数(n)增多,局域交配竞争减弱,性比值(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增大。而后,大量的研究发现,实际观察的性比值总是比该理论的预测值更偏雌。于是,造成这种更偏雌现象的原因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窝卵数(clutch size),即局域斑块内所有亲代雌蜂一次产卵的个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影响因素。
利用西双版纳的鸡嗉果榕小蜂(Ceratosolen gravelyi)和木瓜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qinatu)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窝卵数对两物种的性比的影响。结果发现,亲代雌蜂数n=2时,两个物种的榕小蜂窝卵数和性比都存在负相关关系,而n=1时,两者没有发现有相关关系;如果所有亲代雌蜂数的结果合在一起,榕小蜂的窝卵数和性比没有相关关系。同时,我对榕小蜂产子代雌雄个体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榕小蜂的产生子代个体不是完全随机的,而且亲代雌蜂的产卵机制不是先产生一定数目的雄蜂后,再产出所有的雌性后代。
另外,将我的结果和Moore最新的性比理论模型比较发现,只有当亲代雌蜂数目一定时,窝卵数和性比之间的关系是符合该理论预测的;如果不考虑亲代雌蜂数目的变化,我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窝卵数和性比存在相关关系。可见,该理论的模型的预测还仅适用于少数榕小蜂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