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城镇立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城市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自发式发展模式,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漠不关心。到了清末,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城镇,在西方先进的城市自治理念引入的背景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尤其通商开埠的港口型城市,在各自港口——腹地经济互动模式下,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类自治性行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城市自治功能。随着变法、修律运动的兴起,诸法合体模式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其中城市立法也在晚清修律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城市自治由此发轫,推动着国内统一市场经济的形成。民国时期,特别是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后,各项立法进程加快,六法体系基本确立;国民政府发动的“新生活运动”也起到了一定的开启民智的功用,这些都对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民国时期的城市立法臻于完善,城市政权组织模式更加严密,城市自治授权更加明晰,为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国时期是我国城镇由古典型城市向近现代化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积极引进西方、日本式立法经验,变我国固有城乡一体式区划模式为城乡区别式建制模式,改良我国固有城镇管理机制,走向近代城市授权立法自治的开端。客观而言,当时的城市立法确有超越当时发展阶段,生搬硬套外国经验之嫌,并不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的民生国情。但时至今日,我国过去为适应过去计划经济模式而设计的城市发展模式,在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往往难以应对。2012年5月8日河南濮阳西辛庄不落窠臼,首个“村级市”如期挂牌成立,反映了中国农民渴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城市化愿望。但却面临着行政法理、行政区划,以及现行法律制度难以逾越的困境。迫切的需要我们从先人的立法智慧中汲取有益之处,发掘其中的民主成分,以适应我国城镇化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由引言及正文的四个部分等组成。首先,对中国首个“村级市”案例进行分析,结合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对现行城乡规划立法制度予以综合评述。其次,对清末民国时期城市化背景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立法经验,进行城市自治化立法和管理的情况评述。之后,结合天津城市立法的地方案例,概括天津在清末民国时期城市建制区划发展和城市自治立法的情况。再次,联系传统的城市定位和城市自治立法制度,对比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立法实践,评述清末民国时期城市立法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最后,根据上文中所阐述的观点,结合我国具体发展和实际国情,对我国城市的建制区划和城市自治管理制度进行反思,适当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球迷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推动职业足球联赛发展的源动力。但近年来我国足球球迷群体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如北京“5.19”事件、西安的“3.24”球迷群体冲突等。这些球迷群体冲突不但
近年来,全国各地消防安全事故频发,经济损失惨重、社会影响恶劣,这也给公交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公交行业的消防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探
本文介绍一种舰船用微机网络型全自动电站监控系统的自动控制原理及方法,该系统实现了不同种类电源供电自动联锁;船电和岸电不断电自动切换;有故障机组或过载时,备用机组自动
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抗电网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根据风力机功率调节方式不同,机组可分为定桨距调节和变桨距调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安全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我们随处都能看到,尤其在化工安全
高新区对推动世界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建立高新区已成为各国(地区)发展科技产业的路径依赖,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
在近年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微课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者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微课教学资源在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但仍处于开发建设阶段,
互联网的普及与Web2.0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通过网络人们能够迅速发布及传播最新信息,网络舆情也在此环境下产生并发展。大学生网民是我国网民的
2012年随着我国《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明确了未来风电发展目标,到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万,从规划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化学名(+)-(4S)-4,11-二乙基-4-羟基-9-[(4-哌啶基哌啶)羰基]-1H吡喃并[3,4,6,7]吲哚嗪[1,2b]喹啉-3,14-(4H-12H)-二酮盐酸盐三水合